何栢良建議50歲以上市民考慮接種疫苗

2020-12-17 10:42
來源:香港商報網

 港府日前宣布首批100万剂新冠疫苗最快下月抵港,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今日(17日)呼籲,市民應從正面及多角度看待新冠肺炎疫苗,50歲以上市民都值得認真考慮接種。

 何栢良今日在一電台節目上表示,第四波疫情以來,累計有170人重症患者,約20人死亡,認為即使疫苗出現罕見嚴重副作用,亦是少數,呼籲市民應從正面及多角度看待疫苗,平衡風險,50歲以上市民都值得認真考慮接種。

 何栢良指,如果政府認為疫苗安全及有效,應該要作出大型接種部署。大部分學校明年1月會繼續停課,他建議學校轉為社區疫苗接種站,現在開始招募最少一萬個醫護人員到各站協助,以50步以上市民劃線,上門替院舍及獨居長者接種,以加快高危人士接種速度。

 何栢良续指,政府洽購的3款疫苗各有利弊,其中科興疫苗的「滅活技術」沿用多年,目前流感、乙型肝炎及小兒麻痺症疫苗都是採用同樣技術,認為免疫成效、安全及技術掌握有幾十年,如果由具一定條件的藥廠生產,預計不會出現很大副作用,如果國家藥監局批准,相信很多市民會接種。至於另外兩款核酸疫苗及腺病毒載體的技術較新,副作用仍屬未知之數。

 何栢良提到,近期有英國醫護接種核酸疫苗後出現零星嚴重敏感反應,相信罕見副作用會隨大規模接種慢慢浮現,認為港人會理性作決定。他说,英國發現變種病毒株,病毒更容易人與人之間傳播,但病情暫時未觀察到有大轉變。近期英國留學生陸續返港,有機會將新病毒帶到本港,希望指定酒店的閉環管理要做得好,防止病毒傳入社區。

 對於藥廠是否免責,何栢良表示,如果涉及不可預測的副作用等可以免責,但如果藥廠有隱瞞、誤導,甚至生產過程因為人為技術出錯,例如運送過程因為溫度出錯而令整批疫苗報銷,就不應免責。

 另外,他又表示,近兩星期最少10棟大廈懷疑出現垂直及橫向傳播,需作強制檢測,大廈的首宗個案都在11月中或月底發病,認為情況相當滯後,建議當局應盡早公布新冠肺炎確診者居住大廈的資料,包括大約樓層及座向,讓市民提早預防;同時加強個人衛生宣傳教育,包括居民如何處理洗手間、廚房、抽氣扇及外出扔垃圾等問題,以減低風險。

 何栢良说,基於公共衞生考慮,相信公布相關資訊不會觸犯私隱條例。

[責任編輯:蔣璐]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