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嫦娥五號已成功返回地球,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期任務的收官之戰,實現了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新華社記者專訪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师、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透露中國探月工程的未來。
記者: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在這個探月工程三期過程之中,您覺得最艱難、最難突破的技術關是什麼呢?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师、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我們國家發揮新型舉國體制,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我們沒有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嫦娥五號任務使用的就是我們特色的「中國方案」。
記者:嫦娥五號已經回來了,中國探月工程未來的方向在哪裏?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师、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我們未來將立足于全月面到達。我們將在月球南極研製建設一個科研站。在月球南極南緯89度,可能存在連續180多天的光照。月球的正面和背面是14天白天、14天黑夜,沒有連續的日照,一些儀器設備就不能連續工作。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师、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如果我們在月球南極建設一個科研站,我們可以長時間對地球進行大動態、全方位、穩定的觀察。2030年之前,我們將在月球南極建設一個科研站基本型。隨着后期科研站規模的擴大,我們可以在月球上進行蓋房子、打磚、3D打印等工作。同時,我們也可以在月球上開採礦物,這都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此外,我們還可以借助月球做跳板,前往更遠的深空、更遠的星球。
現在我們的航天隊伍年輕人居多,新血液的不斷補充,使整個隊伍更加年輕化。
記者: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年輕一代航天人的熱血與汗水,您對於他們有怎樣的期許?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师、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在這個團隊中,年輕人貢獻很大,我們的希望很大,年輕人發展的勢頭也很好。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年輕人參與這個隊伍。我相信,未來,這個團隊里會產生出很多優秀的科學家、技術專家,為我們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
記者:您對中國航天事業的未來有什麼期許嗎?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师、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我們國家的航天事業從跟跑、並跑到走向部分領跑,是很不容易的。在實施過程中,即使有困難、有問題、有挫折,我們前進的步伐沒有中斷。我對中國航天的發展,對我們國家成為航天強國,成為航天世界的「領頭羊」,我們也充滿信心。
(原題為《權威訪談 ︳吳偉仁:我們將在月球南極建設科研站基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