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關注劏房平台指,它們與循道衛理亞斯理社會服務處合作,透過明愛社區荃灣中心進行的「居住劏房兒童學習狀況調查」,希望藉此了解居住劏房兒童的學習狀況及影響他們學習的因素,以促使政府改善政策。
調查發現,7成1受訪家庭認為子女成績為中等或以下,當中逾9成受訪者認為學習空間大小是影響兒童學習;受訪家庭的人均居住面積為32.5平方英尺,數字比懲教署囚犯倉人均標準49.5英呎還要小;約5成受訪者認為空氣質素差是影響兒童學習;有約4成7受訪者認為多噪音是影響兒童學習的重要原因;有受訪者提到家裡各成員的任何動作都可能產生噪音和干擾兒童學習,因此在兒童學習期間,他們不能在家裡進行任何事情。
全港關注劏房平台認為,結果反映極大比例的家庭認同居住面積對兒童學習有正向關係。
全港關注劏房平台還透露,新冠肺炎疫情令劏房作為兒童學習的負面影響變得更明顯。調查發現,7成8有網上學習經驗的受訪家庭指子女在網上學習遇到困難,當中包括操作困難、專注力因環境因素變低和缺乏硬件與網絡軟件等。此外,調查得悉有劏房兒童出現難以透過網上學習向老師提問、家中沒有寬頻網絡和兒童眼鏡度數不合適等情況。平台認為,調查反映劏房兒童在家學習的質素因硬件及環境因素而強差人意,使他們容易形成與其他同學的學習差距。
平台指,受訪者在「多大程度希望改善家居」與「居住環境的改善有效改善兒童學習表現」的兩條問題之平均分均超過9分,反映受訪者非常期望居住環境能夠得到改善,從而改善兒童學習表現;平台亦向政府提出5項建議,分別是訂立適足住屋權、增加房屋供應去解決長遠房屋問題、重推租務管制、資助設立「不適切居所社工隊」與中心會址及以個案形式為居於不適切房屋家庭提供網上學習支援。
平台表示,現時主要的不適切居所社區支援服務依靠非政府資助以時限計劃形式進行,因此它們建議政府恆常資助「不適切居所社工隊」與中心會址,以提供空間及資源補足兒童對房屋的需要,同時可協助他們解決不同如租務糾紛和迫遷等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