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湛江:用好開放新平台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2020-12-29 14:12
來源:香港商報網

 日前,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湛江綜合保稅區。這是繼成功獲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後,廣東湛江構築對外開放新平台的又一重大成果。湛江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加快打造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再增開放新平台、再添發展新動力,粵西地區外貿經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湛江綜合保稅區申報選址位於霞山臨港工業園區內,規劃用地面積2.09平方公里,是粵西首個綜合保稅區,具有國內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化等特點,將有利於樹立湛江港在南中國港口的重要地位,助力湛江以更高水平擴大對外開放,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服務保障粵港澳大灣區及海南自貿港建設。

全聯集採水產品公司計劃在保稅區建設30萬噸冷庫、12個深加工車間以及產業互聯網平台。圖為全聯集採對蝦加工生產線。施通才 供圖

 自申報工作啟動以來,在省委、省政府和海關總署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湛江市圍繞「爭取年內獲批設立、獲批後一年內封關運行」的目標任務,成立湛江綜合保稅區籌備建設委員會,與湛江海關建立申建關地協作機制,對標《綜合保稅區審核設立指導意見(試行)》的要求,按照「邊申報、邊建設、邊招商」工作思路,高起點編制規劃,高質量實施基建,高效率招商引資,高位推進湛江綜合保稅區各項申建工作。目前,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一期)建設緊鑼密鼓推進;擬入區項目16個,總投資額約107.87億元。

 下一步,湛江市與湛江海關將以四個「堅持」著力建設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綜合保稅區。堅持「嚴規範」,推動做好基礎和監管設施規劃建設工作,按期申請驗收,並在運行期間做好基礎和監管設施的更新維護工作;堅持「高質量」,統籌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深度融入國際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的高質量發展;堅持「有特色」,支持保稅區結合湛江「地情」,建設區域大宗散貨的物流分撥中心、水海農產品加工銷售中心,凸顯特色;堅持「促升級」,推進聯動協同發展,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促進產業升級發展,更好服務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湛江市委主要領導表示,湛江將建好用好湛江綜合保稅區,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並積極推動霞山區塊(含臨港工業園區和湛江綜合保稅區)、東海島區塊、徐聞區塊納入廣東自貿區擴區的片區,加快構建連接東盟和泛珠三角區域省區的陸路國際大通道,鼓勵湛江企業全面參與區域內商品、技術、服務、資本、人員跨境流動,拓展湛江的「朋友圈」,推動形成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新格局,為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作出湛江貢獻,努力在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中體現湛江擔當、展現湛江作為。

湛江港徐聞港區南山作業區客貨滾裝碼頭運營繁忙。彭德才攝

湛江綜合保稅區區位圖。資料圖片
 

 湛江綜合保稅區優惠政策

 稅收優惠政策

 1.基建物資及設備進口免徵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稅。

 (1)區內生產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所需的機器、設備和建設生產廠房、倉儲設施所需的基建物資免稅。

 (2)區內企業生產所需的機器、設備、模具及其維修用零配件免稅。

 (3)區內企業和行政管理機構自用合理數量的辦公用品,區內企業從國外進口自用的機器、設備免稅。

 2.境內(指境內區外,下同)貨物入區視同出口實行出口退稅。

 3.區內貨物進入境內銷售按貨物進口的有關規定辦理報關手續,並按貨物實際報驗狀態徵稅(經批准或授權的除外)。

 4.區內企業之間貨物交易免徵增值稅、消費稅。

 5.經批准或授權可以享受的稅收政策。

 (1)選擇性徵收關稅政策。區內企業生產、加工並銷往區外的保稅貨物,企業可以選擇按其對應進口料件或者按實際報驗狀態繳納進口關稅。

 (2)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區內企業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網購保稅進口業務可以享受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

 (3)賦予區內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政策。經批准試點的綜合保稅區內企業可自願申請成為試點企業,並按規定辦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登記,自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生效之日起,可享受進口自用設備暫免進口稅收後按內外銷比例年度補繳稅款、內銷貨物向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增值稅和消費稅並按規定向海關繳納進口稅收以及緩稅利息、外銷貨物適用出口退(免)稅政策、增值稅可按規定抵扣等具體政策。

 (4)經批准或授權的其他稅收政策。

 貿易管制政策

 除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另有規定外,與境外之間進出的貨物,不實行進出口配額、許可證件管理。

 保稅監管政策

 1.區內保稅存儲貨物不設存儲期限。

 2.進口貨物入區保稅。

 3.區內企業之間保稅貨物可以自由流轉。

 外匯政策

 進出區(境內區外)貨物可用外幣或人民幣結算。

[責任編輯:黃鶯]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