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和廣東相繼公布了關於制定兩地「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應當重視。廣東省的有關建議涵蓋了未來5年和15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香港將深受影響。上海是長江三角洲一體化發展的龍頭,無論上海作為單個城市還是長三角一體化作為一個區域,對於香港和粵港澳大灣區都具有競賽的意義。
提升國際經濟中心實力
上海在「十四五」時期的目標是着力提升國際經濟中心的綜合實力,努力打造全球高端資源要素配置功能高地。顯著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能級,以加快提升金融市場國際化水平為核心,推動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台建設,構建更具國際競爭力的金融市場體系、金融機構體系和業務創新體系。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先行先試,完善外匯管理體制,加快全球資產管理中心建設,積極推動債券市場建設,提升「上海金」「上海油」等基準價格國際影響力。推進國際貿易中心樞紐能級實現全面躍升。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國際會展之都。建設全球領先的國際航運中心,積極參與國際航運事務治理,加快同長三角其他省份共建輻射全球的航運樞紐,引領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協調發展。提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能級,服務海洋強國戰略。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
廣東在「十四五」時期,以深圳先行啟動區建設為抓手,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打造世界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建設現代金融體系。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導向,做大做強現代金融產業。優化金融空間布局,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攜手港澳共建國際金融樞紐。以高水平軟硬聯通加快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建設。大力實施「灣區通」工程,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優先在食品藥品安全、環保、通訊、交通、通關、工程建設等粵港澳三地共識度高的領域實現突破。探索更多「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規三地」改革創新舉措,推進與港澳在市場准入、標準認定、產權保護等方面接軌,促進人員、貨物等各類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實施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專項規劃,高水平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協同港澳增強世界級機場群和港口群國際影響力,提升現代航運服務水平。攜手港澳構建結構科學、集約高效的大灣區發展格局,完善城市群和城鎮發展體系,更好融入全球市場體系,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從以上摘要中可以看出,由於人民幣必將國際化而港幣不可能成為國際儲備貨幣,未來5年上海將全力建設以人民幣做計價結算工具的國際金融中心,到2035年將努力成為與紐約倫敦比肩的全球金融中心。而且,與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相輔相成,上海還將發展國際貿易中心、航運中心、消費中心、海洋中心,成為世界大都市。相比較,香港今後發展機遇主要在粵港澳大灣區,與廣東省九市和澳門聯手,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打造世界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優化金融空間布局,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攜手港澳共建國際金融樞紐;以高水平軟硬聯通加快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建設。
積極抗疫融入大灣區
在香港,不少人對上述前景表示不滿,堅持香港仍將是國際金融中心,甚至仍有機會上升為全球金融中心。他們不明白港幣的局限性,以及香港本地經濟規模的局限性。他們更不理解近兩年香港深受「黑色革命」摧殘的嚴重後果,也尚未意識到防抗新冠肺炎疫情不湯不水對香港是雪上加霜。一個城市的發展機遇具時間性,稍縱即逝。香港錯過了調整港幣與人民幣關係、打通香港與國家主體經濟一體化的時機,不能再錯失融入大灣區的時機。
因此,特區政府必須盡快建立有效控制疫情的體制機制,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工作。進而,抓住「十四五」時期黃金5年,與廣東省九市和澳門探索更多「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規三地」改革創新舉措,促進人員、貨物等各類要素高效便捷流動,爭做大灣區引擎。(作者 周八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