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種子和耕地是糧食安全核心

2021-01-04 04:47
來源:香港商報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保持糧食生產穩定意義重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日前,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核心邏輯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於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而種子和耕地就是「兩藏」戰略的兩個要害。

 抓住「兩藏」戰略要害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只有把這兩個要害抓住了,才能從基礎上根本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唐仁健表示,農業農村系統已立下「軍令狀」,務必確保全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3000億斤以上,並力爭穩中有增。具體說,就是要做到「兩穩一增」:

 穩口糧,確保口糧絕對安全,南方雙季稻2020年擴種的面積不能減少,同時要提高單產;黃淮海和西北地區小麥面積要力爭有所恢復。

 穩大豆,繼續實施大豆振興計劃,力爭面積穩定在1.4億畝以上,提高單產和品質,確保用於豆製品等的食用大豆國內自給。

 增玉米,重點擴大東北地區和黃淮海地區玉米面積。

 他表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還需要強化政策保障,輔之以利、輔之以義。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壓實地方黨委政府的義務和責任,確保糧食播種面積落地,同時完善種糧農民補貼政策和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調動農民種糧和地方政府重農抓糧的積極性。據氣象部門分析,今年旱澇極端天氣發生概率增大,草地貪夜蛾等病蟲害威脅依然存在,要提前制定預案,做好監測防範。

 攻關「卡脖子」技術

 唐仁健說,黨的十八大以來,現代種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水稻、小麥兩大口糧作物品種100%自給,玉米、大豆、生豬等種源立足國內有保障。

 「中國種業自主創新確實與發達國家有差距,一些品種、領域和環節,如果出現極端斷供情況,雖然不會『一卡就死』,但確實會影響農業發展速度、質量和效益。」唐仁健表示,要把種業作為「十四五」農業科技攻關及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點任務來抓,加快啟動實施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保持水稻、小麥等品種的競爭優勢,縮小玉米、大豆、生豬、奶牛等品種和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堅決打贏種業翻身仗,確保中國碗主要裝中國糧,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

 在中國農科院調研期間,唐仁健說,推進種業創新,首先要打牢基礎,種質資源庫就是重要的基礎之一。下一步要繼續提升基地建設水平,為農作物育種提供基礎保障。

 夯實糧食生產「命根子」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唐仁健表示,解決好耕地問題,今後主要從兩方面?手:一方面,確保耕地數量,堅決遏制「非農化」、防止「非糧化」。18億畝耕地是吃飯的家底,必須堅決守住這個紅線,必須把有限的耕地資源優先用於糧食生產。

 另一方面,大力提升耕地質量,主要抓手就是高標準農田建設。「十三五」期間,中國大規模建設高標準農田,近兩年每年建設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8000萬畝,對糧食豐收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計劃建設1億畝高標準農田,任務量比去年增加了25%,要督促指導各地完成目標任務。

 關於投入建設高標準農田的資金,唐仁健說,需要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一方面要加大財政投入,另一方面推動構建多元化籌資機制,推動用好政府債券和土地出讓收益使用政策,並把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增耕地指標調劑收益全部投入高標準農田建設,還要鼓勵社會和金融資本積極參與。

 訪談最後,唐仁健說,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之後,要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用鄉村振興的辦法來鞏固拓展脫貧成果,確保欠發達地區和農村低收入人口跟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步伐。

[責任編輯:岳昕]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