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生豬期貨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開盤下跌逾3%。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生豬期貨上市將進一步形成從種植、加工到養殖的完整產業鏈條的價格風險管理工具體系,可以服務的產業規模達數萬億元,有利於促進畜牧養殖業健康發展。業內專家也強調,這是中國首個活體交割的期貨品種,填補了中國畜牧期貨品種的空白。隨着生豬期貨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功能的逐步發揮,養殖企業可利用期貨價格安排生產計劃,並利用期貨市場對沖現貨風險,進而推動生豬產業實現「穩價」「保供」,壓減「豬周期」波幅,促進產業平穩有序發展。
利生豬產業長遠穩健發展
據大商所發布的業務細則,生豬期貨合約採用實物交割,交易代碼為LH,合約月份為1、3、5、7、9、11月。截至8日10時25分,大商所生豬期貨主力合約2109跌8.12%,報28190元。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王松奇表示,生豬期貨算是千呼萬喚始出來,從醞釀到正式推出差不多有10年之久。中國是全球第一大生豬生產國及豬肉消費國,生豬出欄量及豬肉消費量佔全球的比重均在50%以上。2019年,中國生豬出欄逾5.4億頭,豬肉產量逾4200萬噸,由於近期價格上漲,市場規模已由正常年份的近萬億元上升為近2萬億元。儘管存欄、出欄規模早已躍居世界首位,但中國生豬期貨起步較晚,沒有有效的風險對沖工具,使得市場風險被放大,供需失衡。尤其是最近兩年「二師兄」成為「豬糧安天下」的重要短板,威脅到中國經濟的平穩運行。他認為,生豬期貨需求非常大,也非常急迫。目前,國外CME的瘦肉豬期貨成交量僅次於1964年推出的活牛期貨,排在CME上市交易的畜產品中第二位。
生豬期貨將與豆粕、玉米等飼料品種形成完善的產業鏈,以此進一步增強養殖行業的風險工具供給,進而加大全行業風險對沖效率的提升。市場人士普遍表示,生豬期貨上市對於生豬產業長遠穩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相關產業企業通過參與期貨交易,將推動生豬期貨有效發揮價格發現功能,為市場提供公開、透明和連續的價格參考,這有利於養殖企業優化資源配置、合理控制養殖規模,促進整個行業健康發展。
今年春節豬價上漲空間有限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分析認為,生豬期貨上市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生豬價格非理性上漲。生豬期貨上市後,中國期貨市場構建了從種植、加工到養殖完整產業鏈條的衍生工具和風險管理平台,上下游企業可綜合運用玉米、豆粕期貨與期權以及生豬期貨進行產業鏈套期保值,衍生工具更加齊全,避險策略更加豐富,更有利於產業規避價格波動風險,穩定利潤,提升市場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生豬期貨是中國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生豬期貨功能的充分發揮,對於完善生豬價格形成機制、提升市場主體風險管理能力和助力生豬產業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期貨市場資深專家陳豔軍也認為,期貨套期保值為養殖、屠宰、貿易等產業鏈上的企業提供了規避價格風險、保值增值的渠道,有效抑制生豬價格非理性上漲。他表示,中國生豬生產明顯恢復,但總體仍處於供給偏緊狀態。對於1月8日生豬期貨正式掛牌交易以後全國豬價的走勢,陳豔軍說,從消費看,春節是傳統消費旺季,但2020年12月以來的豬價上漲抑制了部分消費需求。從供給看,截至2020年11月,能繁母豬存欄同比已連續6個月增長,生豬存欄同比已連續5個月增長。春節是出欄高峰,預計隨?前期補欄生豬的陸續出欄,供給將有明顯改善。綜合判斷,預計2021年春節豬價接近去年春節水平,上漲空間有限。(記者 王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