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畫 | 走前任之路,推「買美國貨」的拜登能拯救「美國製造」嗎?

2021-01-27 10:08
來源:香港商報

 競選時喊出「買美國貨,僱美國人!」的特朗普剛剛離任,隨即上任的美國總統拜登25日立馬簽署了「買美國貨(Buy American)」的行政命令,其要求美國政府投入4000億美元支持「美國貨」。顯而易見,拜登試圖重振「美國製造」。

 

 這一計劃令加拿大、日本等多國提高警惕,擔憂美國會因支持自家企業而將外國公司排除在美國龐大的政府採購市場之外。

 那麼,此舉對於中國會有影響嗎?

 受訪專家表示,拜登上台后的諸多政策都延續了特朗普時期「美國優先」的傳統。在對華貿易政策上,拜登料和特朗普政府一樣,都把中國當作頭號競爭對手。

 「對美國本來就不應該抱有幻想。」受訪專家如是說。

 擬投4000億支持「美國貨」盟友反應強烈

 

 據路透社報道,拜登計劃創造至少500萬個新的製造業工作崗位,並將要求美國聯邦政府在4年時間內,以4000億美元的預算購買美國的商品與服務,將3000億美元預算投資在包括人工智能和5G在內的美國重要科技研發上。

 此外,拜登簽署的行政令對美國聯邦政府每年6000億採購經費中的三分之一(約2000億美元)作出了規定。法案要求,一種產品至少有50%的零部件必須來自美國本土,才有資格成為聯邦政府採購對象。聯邦機構還需要重新評估「美國製造」成分的真實性,防止外國公司把「貼牌」產品當成「美國製造」賣給美國政府。

 此舉響應了他在競選期間的承諾——這項對美國本地製造業的扶持承諾被外界認為是拜登能贏得選舉的重要原因。

 據悉,該項行政令中還包括收緊美國政府採購規則,加大聯邦機構購買進口產品的難度等。

 拜登「買美國貨」話音未落,其盟友加拿大第一個表示不滿:該國外交部長加諾(Marc Garneau)表示,加拿大對拜登「買美國貨」計劃感到不安,並將堅決反對會損害兩國7250億美元貿易關係的舉動。加拿大商會亦發聲明表示,擔憂該計劃使加拿大企業更難在美國獲得合同,商會呼籲加拿大當局應確保美方的市場准入承諾不會回退,可免于美國政府單方面限制。

 

 加拿大商會聲明反對「買美國貨」計劃

 此外,日本也開始對美國的做法感到擔憂。日本電通公共關係公司分析师在分析拜登對亞洲的貿易政策的報告中,已經敦促日本公司密切關注「買美國貨」承諾,因為這可能對兩國間的供應鏈產生巨大影響。

 

 分析認為,從日本和加拿大的反應來看,這兩國很可能是美國新行動的最大受害者。

 欲推製造業回流「美國製造」是空談嗎?

 

 特朗普2016年競選喊出「買美國貨,僱美國人!」,拜登2020年競選政策文件中亦提到「美國製造」、「買美國貨」近30次——這應該是特朗普和拜登為數不多的共識。

 很明顯,拜登政府承襲了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的政策,而特朗普政府對外貿易政策的主軸放在了與中國及其他貿易夥伴的關稅戰上——這正是導致美國與其它貿易夥伴經貿關係緊張的原因。

 全球化智庫(CCG)學術委員會專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拜登政府此舉是延續了特朗普政府貿易保護主義,拜登上台后的很多政策都延續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的傳統,這總體來講對世界並不是一個很好的行為。但拜登行政令具體有多大影響,還需要看到之後美國政府對美國產品具體定義的修改。

 據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EPI)數據顯示,在特朗普任期中,讓製造業回流美國一系列政策收效甚微——從2016年至2018年,離岸外包和製造業工廠的就業損失仍在繼續,有近1800家工廠消失。

 此外,根據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 Foundation 26日發布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逾五成受訪者希望美國增加國際貿易量——是持減少觀點人數的兩倍。

 

 EGF民調結果:逾五成受訪者希望美國增加國際貿易量

 想通過「買美國貨」推動美國製造業回流,從而带動就業可行嗎?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加里·霍夫鮑爾曾撰文指,「買美國貨」政策是政治上的加分項,但從經濟角度看並不實惠,通過這項政策「挽救」一個就業崗位,需要美國納稅人每年付出25萬美元的成本。

 那重振「美國製造」是空談嗎?張燕生告訴本報,經過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2009年開始美國為恢復製造業進行努力,十余年來,美國的製造業已經恢復到一定水平。

 根據2020年 8月《財富》發布的世界500強數據,中國雖然歷史性首次入圍企業數量超過了美國(中國大陸及香港124家,美國121家),但從製造業企業的利潤來看,美國36家企業利潤總額為2249.1億美元,而中國38家企業利潤總額只有494.8億美元,美國約為中國的4.55倍,佔據壓倒性優勢。僅蘋果公司一家企業利潤就高達552.6億美元,這比上榜的38家中國企業的利潤總和還要多 。

 

 耐人尋味 拜登政府對華貿易態度初顯?

 據悉,拜登競選網站列出的「買美國貨」計劃具體六項措施,其中有一項提到中國:將重要的供應鏈重新带回美國,這樣我們就不會在危機中依靠中國或任何其他國家來生產關鍵產品。

 

 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周一(26日)表示,美國正與中國展開激烈競爭,拜登總統希望「耐心」處理與中國的關係。

 張燕生分析指,奧巴馬時期曾提「美國還將領導世界一百年」,拜登預計仍會延續此目標,維持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力;而在對華貿易政策上,拜登料和特朗普政府一樣,均把中國當作頭號競爭對手,只是在貿易手段上採取的方式有所不同——不是消極懲罰而是積極競爭。

 據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和牛津經濟研究院近日報告顯示,2019年,對華出口為美國提供了120萬個就業崗位。與中國的貿易戰不僅沒有給美國經濟带來好處,反而降低了美國的經濟增長和就業率,導致估計高峰時失去24.5萬個就業崗位。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和牛津經濟研究院報告數據

 雖然拜登上任后,暫未對中美貿易關係有實質性動作,但自2018年4月摩擦開始后,中美貿易已逐步降到冰點。

 CNN在26日發表評論文章指,與中國的貿易戰不會是拜登急于解決的問題。25日在參議院通過人事任命的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在不久前的確認聽證會上指出,「中國是我們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手」,但與特朗普傾向于單邊談判和施加懲罰不同,她強調美國應該尋求投資基礎設施和研發來加強自身經濟,並與盟友合作,制定一個更可預測的貿易戰略。

 

 美國新任財長耶倫(Janet Yellen)

 而中美緊張局勢惡化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將中美緊張局勢視為2021年最大的風險之一,並補充說,拜登可能會招募來自歐盟,日本和印度的盟友來「推翻」中國。

 奧巴馬時期,美國曾提出「重返亞太」,通過在亞太拉群組建TPP,試圖將中國的產業鏈從亞太地區孤立;

 特朗普時期則通過單邊談判及無下限的施加懲罰意圖遏制中國經濟及科技發展;

 拜登呢?

 張燕生說:「對美國本來就不應該抱有幻想」。

[責任編輯:岳昕]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