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現多場「星月童話」,「行星合月」究竟怎麼「合」?

2021-02-08 15:52
來源:新華社

 春節假期前後,有多場行星合月天象上演。10日、14日、17日和19日分別迎來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和火星合月,感興趣的公眾可以在天空中觀賞到多場「星月童話」。

 什麼叫「行星合月」?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主管胡方浩介紹,根據《中國天文年曆》的定義,所謂行星合月,是指月球和行星出現地心視赤經相同的時刻。太陽系中的8大行星,大約每個月都會出現一次「合月」現象。視覺上來看,合月之時也是行星與月球比較接近的時候。如果發生合月時,月球和行星的視赤緯也比較接近,地球上部分地區還可能看到月掩行星的景象。

 除了行星合月,還有恆星合月、行星合恆星、行星合行星等,這些天象中的「合」字都有相同的意思,指相關天體地心視赤經相同。

 與行星合月類似,還有個經常被大家提起的名詞,行星伴月。只不過伴月不算是天文學名詞,只能算作俗稱,泛指行星與月球看上去較為接近的現象。幾顆行星合月日期較為相近的情況下,夜晚容易看到多星伴月的景象。

 具體到2月的幾場行星合月,比較適宜觀賞的是土星和火星合月。胡方浩提醒,結合月亮、太陽和行星的起落時間,10日土星合月可選在黎明時觀看,19日的火星合月則適宜在日落後至上半夜觀看。

[責任編輯:黃鶯]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