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綸:爭取大坑火龍文化館於今年中秋節啟用

2021-02-14 11:59
來源:香港商報網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14日發表網誌。他說第四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項目之一大坑火龍文化館,活化工程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當局會爭取今年中秋節落成啟用。文化館除了會有展覽廳外,亦會加入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等現代科技元素,讓訪客認識大坑火龍及背後歷史。

 黃偉綸在網誌中先向市民拜年:「今天是大年初三,首先我祝願各位身體健康、萬事勝意!」他亦介紹第四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中,銅鑼灣大坑書館街12號將會活化為大坑火龍文化館,讓市民有機會欣賞和使用這座歷史建築之餘,亦認識大坑舞火龍及傳統客家文化和歷史。

 他邀請大坑火龍文化館副主席羅詠詩介紹詳情。她說大坑舞火龍的習俗已有逾百年歷史,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把書館街12號活化為大坑火龍文化館,目的是希望把文化藝術帶進社區,展示大坑這項獨特的舞火龍傳統和歷史,亦透過舉辦不同的課程和活動,推廣客家傳統習俗。

 羅詠詩説,活化工程會保留原有的出入口、建築物外牆立面、奠基石碑、由地下連接至天台的唐樓樓梯、原有鐵窗框和窗花、部分木地板等。在建築物後面的第一巷會增設正門出入口,旁邊也會增建一部升降機,提供無障礙通道設施。另外,升降機的外牆會鋪設燈飾,於晚上合適的時間營造燈光效果,希望建築物能夠成為區內新文化地標。

 活化後,建築物地下一層將變成展覽廳,介紹大坑火龍的歷史、起源、火龍紥作工藝和典故、舞火龍路線等,以及大坑作為傳統客家村落和該建築物本身的特色。大坑火龍與客家風俗有關,一樓及二樓設有以大坑火龍為主題的中西餐館,當中會提供客家菜,推廣客家飲食文化;二樓亦可提供教育和體驗工作坊,舉辦一系列文化課程,包括中國文學、國術及傳統中華文化講座,如介紹舞龍、舞獅、舞麒麟習俗,以展示書館街12號早期辦學的原意及大坑原客家村落武術的傳統。

 談及活化過程中的挑戰,羅詠詩表示,由於書館街12號的面積小,為盡量利用有限的空間來展示豐富的展覽內容,他們會加入現代科技的元素,例如擴增實境(AR)及虛擬實境(VR),讓訪客透過不同方式接觸展品,認識大坑火龍及該區文化和歷史。(記者 林駿強)

大坑火龍文化館構想圖 來源:發展局

[責任編輯:謝燁挺]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