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京劇院是國粹京劇的最高殿堂,劇目浩如煙海,名家燦若星辰,在京劇藝術的繼承創新、京劇文化的傳播弘揚中,發揮導向性、代表性、示範性作用。但是近些年,國粹京劇人才梯隊建設出現斷層,京劇藝術精髓面臨失傳的危險,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理事長、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張建國提出,京劇優秀人才培養迫在眉睫,搶救性傳承刻不容緩。
據張建國介紹,國家京劇院擁有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京劇演員杜近芳、劉秀榮、朱秉謙、馮志孝、寇春華等已年近九十歲,改革開放以後京劇舞台上的中堅力量劉長瑜、楊春霞、李維康、耿其昌等已年逾七十歲,跨世紀的一代新星張建國、于魁智、董圓圓、李勝素、袁慧琴、李海燕等也已在六十歲左右。在他們之後,至今沒有出現新一代領軍人物,人才梯隊建設出現斷層。
戲曲藝術精髓存在於藝術家的心裏、口中、身上,如果不及時對老藝術家們的絕技絕藝進行傳承,不對文獻史料和音像資料進行挖掘整理,京劇藝術將人去藝失、不可再生,京劇資料將永久毀滅、無法修復。
對此,張建國提出建議:
一是藝術實踐傳承。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京劇代表性傳承人親自傳授技藝,將自己一生積累的藝術實踐經驗「口傳心授」給下一代。選拔具備領軍人才潛質的優秀青年演員,為其量身打造重點劇目,對經典劇目進行搶救性挖掘、創造性改編,使更多立得住、傳得開、留得下的精品力作呈現在觀眾面前。劇目傳授完成後,將安排對外展演場次,在以老帶新「傳幫帶」的舞台演出中,對藝術傳承和劇目教學成果進行驗收。
二是藝術理論提煉。戲曲舞台藝術博大精深,但戲曲理論研究十分薄弱,沒有理論支持,傳承舉步維艱。通過系統整理老藝術家的口述史、藝術經驗和藝術資料,加強戲曲表演理論建設。包括傳記、劇本、理論評論文章、報道等文字資料,形成理論專著;劇照、創作排練照、節目單等圖片資料,形成藝術圖譜;演出、排戲、教學、談藝講座等立體音像資料,形成動態展陳館。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強京劇資料數字化,以物態形式把非物質文化保存下來,對精品藝術資料實施出版計劃,讓珍貴資料「活起來」。(香港商報駐京記者 林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