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央行密集加息!加息潮來了?對中國影響有多大?

2021-03-22 15:10
來源:新華社

 土耳其加息200個基點、巴西加息75個基點、俄羅斯加息25個基點……3月18日、19日,短短兩天,三國央行採取行動。除此以外,市場對印度、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加息的預期正在上升,新興市場國家新一輪加息浪潮似乎山雨欲來。

 土耳其加息200個基點、巴西加息75個基點、俄羅斯加息25個基點……3月18日、19日,短短兩天,三國央行採取行動。除此以外,市場對印度、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加息的預期正在上升,新興市場國家新一輪加息浪潮似乎山雨欲來。

 通脹壓力加大、防範資本外流、經濟修復、匯率貶值……動機多種多樣,而通脹與資本外流風險已成為這些國家央行共同關注的因素。有機構斷言,全球加息周期已經啟動,資源國率先行動之後,製造國也將跟進!

 在此背景下,如何看待中國利率政策走向?

 新興市場國家加息潮起

 進入3月以來,新興市場國家掀起一輪加息潮——18日,土耳其和巴西在同一天宣布加息;次日,俄羅斯也宣布跟進。

 土耳其

 3月18日,土耳其央行將基準利率上調200個基點至19%,這是土耳其央行自2020年9月以來的第4次加息,主要目的是應對國內日益顯著的通脹壓力。

 巴西

 3月18日,巴西央行加息75個基點至2.75%,高於此前市場上50個基點的加息預期。

 巴西央行還給出前瞻指引:「除非通脹預測或風險平衡出現重大變化,否則可能在5月的貨幣政策會議中再次加息相同幅度。」

 俄羅斯

 3月19日俄羅斯央行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4.50%,並指出:「雖然經濟正在復蘇,但通脹風險卻在增加,將開始恢復中性貨幣政策 。 」

 在此情況下,市場猜測,4月份俄羅斯央行可能繼續加息。

 雖然加息動機不盡相同,但通脹及資本外流風險成為促使這些國家央行行動的共同因素。

 「通脹是新興市場國家啟動加息潮的主要原因,以上國家均在進入2021年后面臨較大的通脹壓力,通脹水平持續超過央行閾值目標,這也是推動上述國家加息的主要原因。」浙商證券(13.14 +1.31%,診股)首席經濟學家李超領銜的研究團隊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稱。

 該報告提及,俄羅斯2月CPI同比增速達5.67%,為2016年以來最高水平;土耳其2月CPI同比15.61%,為2019年3季度以來最高水平;巴西2月廣義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增速達5.2%,同樣是2016年以來最高水平。

 華創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师張瑜提示,當前土耳其、巴西、俄羅斯均面臨通脹壓力,同時,還存在匯率貶值的現象。

 開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說,土耳其、巴西等新興經濟體雖然疫情形勢嚴峻,但為抗擊通脹、抑制資本外流等,「被迫」啟動加息。

 李超團隊指出,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存在貨幣政策風險,惡性通脹和貨幣貶值預期容易互相疊加,「預防跨境資本流出,防止通脹與貨幣貶值的負反饋也是促使新興市場國家逐漸啟動加息潮的重要原因。」

 製造國或跟進

 為了應對通脹壓力,同時防範資本外流等,市場預期未來將有更多經濟體選擇加息。

 張瑜團隊發布的報告提示,目前存在加息預期的經濟體包括印度、韓國、馬來西亞、泰國等。

 李超團隊提示,南非、尼日利亞、泰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同樣有跟進加息的可能。

 在此背景下,張瑜團隊進一步指出,全球加息周期已啟動!

 該團隊研究了上一輪全球金融危機后的經驗,發現:非美經濟體的加息周期啟動時點距離本國降息時點間隔約1-2年;加息原因主要是經濟修復、通脹高企,此外,由於危機后時代全球經濟復蘇,美債收益率顯著上行,致使新興市場資本存在外流壓力,加息可對沖這一影響。

 再看當下,經濟修復、通脹預期升溫、美債利率上行……一些似曾相識的情形陸續出現。

 張瑜團隊還發現,危機發生初期,通常先在發達經濟體爆發,带來美英日歐等全球主要需求國率先降息;隨着金融危機與經濟衰退蔓延至全球,製造國(韓國、東盟國家等)與資源國(巴西、俄羅斯等)開始降息。經濟修復期間,資源國通常率先出現通脹壓力,進入加息周期;隨後全球需求改善带來製造國經濟回暖,進入加息周期;而發達經濟體作為最終需求國,通常最後進入加息周期。

 「目前來看,全球已進入到資源國為主的加息周期,巴西、俄羅斯均已啟動加息;後續或將啟動製造國的加息周期,市場預期韓國、泰國、印度等將於1-2年內加息;美歐等最終需求國的加息時點或還很遠。」該團隊稱。

 中國年內無加息壓力

 近期,市場對國內通脹的關注度也有所上升。不過,分析人士認為,目前物價上行壓力主要是結構性的,總體風險不大,由此带來的加息壓力尚有限。

 李超團隊稱,我國年內無加息壓力。該團隊提示,當前新興市場國家通脹壓力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以糧食和原油為主的價格上行輸入的通脹壓力,二是消費品供需缺口導致的通脹壓力。從第一個渠道看,由於我國的CPI結構,國際糧食價格對我國糧食項價格的傳導被阻斷。同時,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對通脹的影響一定程度上被「豬周期」下行對沖。從第二個渠道看,我國在中下游生產能力較強,供需缺口的存在使上游工業品價格仍有上漲動力,將在短期內推高PPI,但對CPI的傳導不足。

 此外,該團隊稱,我國貨幣政策主要關注CPI而非PPI。「根據我們預測,2021年CPI同比增長1.4%,全年高點為2.5%,都沒有觸及3%的閾值。」「雖然近期PPI連續大幅修復,且二季度有望達到5%的高點。但若PPI上行並沒有带動CPI超預期上行的話,物價不會成為政府的主要關注點,我國央行也不會因此加息。」該團隊認為。

 光大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張旭也稱,即使未來國內出現通脹壓力,也將是結構性的,其根源是某些海外央行流動性供給過多及其所導致的大宗商品價格上行。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銀行行長易綱20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1年會上表示,我國貨幣政策始終保持在正常區間,工具手段充足,利率水平適中,有較大的調控空間。今年1月,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曾稱,當前利率水平合適,存款準備金率水平不高。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1年3月22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85%,5年期以上LPR為4.65%。以上LPR在下一次發布LPR之前有效。至此LPR已連續11個月不變。

[責任編輯:程向明]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