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解除對國際刑事法院相關人員的制裁

2021-04-03 08:06
來源:新華社

 據新華社報道,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宣布,美國政府已解除對國際刑事法院相關人員的制裁和簽證限制,包括國際刑事法院首席檢察官法圖·本蘇達。

 布林肯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總統拜登當天撤銷前總統特朗普去年發布的一項針對國際刑事法院的行政令。美方對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法圖·本蘇達和管轄、互補與合作部門負責人法基索·莫喬喬科的制裁已被解除,美國務院2019年出台的針對國際刑事法院特定人員的簽證限制政策也被取消。

 布林肯說,美方評估認為這些措施「不當且無效」。他同時表示,美方強烈反對國際刑事法院關於阿富汗和巴勒斯坦局勢的行動,反對該法院試圖對如美國、以色列等非締約國人員行使管轄權。

 《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締約國大會主席德古爾門迪當天發表聲明,對美國政府的決定表示歡迎,認為這一決定有助於加強國際刑事法院的工作,推動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國際刑事法院去年3月裁定,批准對塔利班、阿富汗安全部隊、美國軍事和情報人員在阿富汗所涉戰爭罪和反人類罪展開調查。本蘇達曾表示,有足夠證據表明美方人員於2003年至2004年在阿富汗有對在押人員施行虐待、侵犯個人尊嚴等行為。

 特朗普去年6月宣布,美方將對參與上述調查的國際刑事法院相關人員實施經濟制裁和入境限制。美方同年9月宣布制裁本蘇達和莫喬喬科,此舉引發國際社會的不滿和擔憂。

 國際刑事法院設在荷蘭城市海牙,根據2002年生效的《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設立,對犯有種族滅絕罪、戰爭罪、反人類罪和侵略罪的個人追究刑事責任。

[責任編輯:蔣璐]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