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重建局行政總裁韋志成今日(6日)發表網誌,提到位於觀塘重建項目第二、三發展區的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於上周五(2日)啟用,他還引述初步統計指交匯處和商場在首4天已有約2000班巴士和1.1萬班小巴運作、逾90萬人次乘客及市民使用新交匯處和商場公眾通道外出,運作暢順。
韋志成透露,巴士和小巴頭班車能在2日早上5時30分準時在新交匯處開出是有賴各方同心合力,他為所有參與交接工程與新交匯處啟用之市建局人員、政府部門、交通營運商及商場負責人員感到自豪,韋志成亦感謝他們的努力。
韋志成其後提到市建局為協助居民適應新交匯處之服務安排,局方於是在3月初實施推廣策略,包括將10萬份印上宣傳短片二維碼的宣傳單張郵寄至觀塘區所有屋苑和樓宇住戶,並透過地區人士及社交媒體將遷站消息傳播至區內住戶;市建局在設施啟用的首兩星期亦增派職員和服務大使於交匯處通道、出入口、候車區以至觀塘港鐵站、裕民坊一帶協助市民。
韋志成續指市建局主席周松崗在新交匯處啟用日的早上到場視察,大部分市民對交匯處反映正面,尤其欣賞室內冷氣候車室,而「人車分隔」設計亦可減少乘客吸入車輛廢氣,候車時就更為舒適。
周松崗還到小巴總站聽取小巴營運商分享運作情況;韋志成引述營運商代表楊先生讚賞新小巴總站設計和設施有效協助乘客排隊候車;車站同樓層亦設有洗手間讓司機和乘客使用,楊先生還建議在站內增設垃圾桶,方便市民之餘也能保持車站環境清潔。
韋志成表示,新巴士總站8條巴士路線的上落客位置分布在商場內環形候車區之8個閘口,乘客難免需要多花時間到其搭乘巴士線的閘口、部分長者亦需適應新候車區布局;但市建局團隊將在提升車站指示、深化宣傳工作及加強設施配套方面再作優化;當中團隊正研究在交匯處內加設長者友善指示標誌及資訊板,用字體較大和顏色對比鮮明之設計展示各條巴士和小巴車站位置和路線詳情;局方亦將邀請區內服務長者的地區組織協助審視交匯處細部設計,再作優化。
韋志成透露巴士總站採用的人工智能閘門控制系統在巴士站啟用初期配合約2000班抵站和開出巴士控制閘門,讓乘客順利上落車,而現時合共接獲9宗閘門操作未如理想報告,包括巴士未在指定位置停定,閘門便打開;閘門在乘客登車或落車後未能適時關上等情況;在場的職員已立即轉用手動模式控制閘門開關,令巴士服務不受影響。
韋志成解釋人工智能閘門控制系統是全港首創,其人工智能在使用初期需要時間加強熟習巴士到站和離站的實際操作環境和學習掌握突發情況,再綜合大數據以智能深度學習,自動調整各感應器靈敏度和執行細節;而市建局、閘門和智能系統供應商會繼續監察閘門系統的運作,維持候車區暢順運作。
韋志成回應小巴營運商提到增設垃圾收集箱的意見時指市建局會以煥然懿居和其他重建項目設置之智慧垃圾收集設施經驗作參考,安排在新小巴總站旁邊由市建局管理之商場增設配備智慧元素的廢物收集箱,透過科技監察垃圾桶內垃圾量,以便管理人員適時安排人手收集,提升車站環境衛生水平。
韋志成其後透露因應復活節和清明節假期在今日(6日)結束,市建局會作多項措施,包括增派約200名職員在交匯處通道、出入口、候車區以至觀塘港鐵站、裕民坊一帶視察巴士和小巴總站人流及運作,並協助市民熟習新公共交通服務安排,確保有需要乘客得到支援;局方將視乎交匯處實際運作情況,適當調整人手安排。
韋志成指項目交通顧問將研究如何將推廣工作由觀塘區內擴展至區外,包括與相關區議會及社區人士合作,將資訊發布予有關地區居民,讓往來觀塘上班、上學以至轉車至不同目的地市民亦能了解和熟習新交匯處運作和各巴士、小巴線的服務安排。
韋志成還引述周松崗提到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的啟用標誌市建局在觀塘市中心之舊區更新工作邁進新里程,而舊區更新不只是將舊樓拆卸重建,而是通過規劃及重整土地、重整道路交通網絡和增設公眾及社區設施等,從更宏觀層面整體改善舊區居住和生活環境。
韋志成提到觀塘重建項目第二、三發展區項目基座商場有逾7成樓面面積是用作提供便民、利民設施,包括交匯處巴士總站的冷氣候車區、行人通道和社區活動空間;至於「裕民市集」及商場內之「裕民里」店舖亦代表着市建局保留地區特色的努力,它亦為毗鄰地面層小巴站之「裕民市集」帶來人流。
韋志成認為在市區更新過程中難免需要將居民、商販和公共設施遷出,對市民生活造成影響,可是若然重建步伐停滯不前,或因仍有佔用人拒絕遷出而阻礙項目推展,舊區老化、地區交通及環境衛生等問題將無法根治,這並非整體社會所期盼。
新巴士總站及小巴總站的候車秩序良好,運作暢順。
市建局主席周松崗視察新交匯處運作,了解乘客和小巴營運商的意見。
服務大使向長者和乘客派發宣傳單張,並為長者帶路前往所需要的閘口乘搭交通工具。
小巴總站附近已增設太陽能智能垃圾收集箱,便利乘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