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速電子支付普及化 香港宜打造環球數字貨幣中心

2021-04-07 00:40
來源:香港商報

 環球央行皆在研究數字貨幣,內地推動數字人民幣發展方面更是一馬當先。香港作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一直緊貼國家發展步伐,並正加緊研發及測試數字貨幣的應用。綜合專家學者意見,香港若好好把握數字貨幣的東風,有條件發展成為環球數字貨幣的交易中心。

 目前各國對數字貨幣尚未有統一定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數字貨幣界定為「一種新的貨幣形式」,與一般法定貨幣沒有多大不同,兩者同樣須遵守各國就反洗錢和反恐融資等規範。跟其他虛擬「貨幣」不同,數字貨幣由各國央行統一發行,以國家信用作擔保,商戶不能拒收。數字貨幣還要對網絡攻擊具有高度抵御能力,要具有效防偽造功能。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成為電子支付及數字貨幣獲得急速發展的契機!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去年曾表示,市民日常使用鈔票增加病毒傳播風險。據澳洲一項研究顯示,新型冠狀病毒在實驗室條件下,可以在鈔票、手機屏幕和不鏽鋼等表面存活28天,遠較普通流感病毒的17天為長。

 由於香港街市商戶絕大多數仍採用現金交易,自去年7月爆發第三波疫情以來,香港便曾爆發數十次街市群組感染個案,故減少現金交收有利防疫,香港日後邁向「無現金社會」,將有利公眾衛生。有金融業人士認為,疫情下,港府已踏出重要一步,在財政預算案提出派發電子消費券,相信香港數字貨幣交易充滿商機,港府應加快推動數字貨幣相關研究。

 港參與研發跨央行數碼貨幣網絡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認為,香港數字貨幣機會來了,「(硬幣及紙幣)不知道經過多少人的手」,現時不少的士司機都不太願收取現金。財政預算案提出發行電子消費券,即將推出的電子消費券,有望成為推動數字貨幣基礎,「觀乎支付寶香港及微信支付在港應用已普及,有龐大後盾,相信可成為推動香港應用數字貨幣的催化劑」。

 根據研究機構Cimigo在今年1月29日至2月3日進行的調查發現,四成受訪者表示減少以現金支付,58%使用現金的比率沒有變化,只有2%受訪者表示增加使用現金。五成受訪者表示,過去一年增加使用手機電子支付,但仍有28%表示從未使用過手機電子支付。

 事實上,香港及內地在金融科技上都十分先進。早在1997年香港便率先使用拍卡式電子交易系統八達通,內地在2004年開始使用支付寶,2013年微信支付推出,乘着智能手機普及,內地電子支付交易開始大幅上升。而香港金管局在2018年更推出即時電子支付服務轉數快,讓個人及企業進行即時支付。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香港金管局和泰國央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中央銀行以及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轄下香港中心合作,啟動一項名為Inthanon-LionRock的金融科技計劃,研究數字貨幣跨境支付的應用,並已重新命名為「多種央行數碼貨幣跨境網絡」。

 據了解,研發中的跨境支付央行數碼貨幣,最初構思是面向非零售領域,包括貿易、匯款、投資等,並採用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系統,交易的執行、清算、結算都可以實時完成,安全性特別高,不會出什麼錯誤,非常適合應用在國際不同銀行之間的跨境清算結算,測試期間人行使用數字人民幣,而香港則使用數字港元。目前項目已經進入第二階段,並已經擴大了參與機構的範圍,包括港交所(388)、19間香港和泰國的銀行,以及包括電商平台等在內的5間企業都參與其中。預計第二階段的研究結果將於上半年公布。

 當各國數字貨幣仍處於「空中樓閣」、甚至在測試半途已放棄之際,深圳在去年10月開展前後三輪的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反應十分熱烈。

 數字人民幣跨境使用已測試

 香港在行動。去年12月,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在網誌表示,金管局正在與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研究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跨境支付的技術測試,並作相應的技術準備。余偉文指出:「人民幣在香港使用其實已十分常見,數字人民幣定位於流通中的現金,其使用會為兩地遊客帶來更大便利。雖然數字人民幣尚未有推出的時間表,但相信它將來會為有需要進行跨境零售消費的兩地居民提供多一個支付方式的選項。」

 實際上,數字人民幣跨境使用已進行技術測試。深圳市政府和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近日與中國銀行(3988)和中銀香港(2388)合作,在全國率先順利完成了面向香港居民在內地使用數字人民幣的測試工作。本次測試分別面向香港兩類居民,一類是經常往來深圳的香港居民,可通過回鄉證進行實名認證;一類是偶爾來深圳的香港居民,即僅持有香港居民身份證的居民,通過香港手機號匿名開立五類數字人民幣錢包。

 在可見將來,香港使用數字人民幣肯定不是夢。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證監會主席雷添良在全國兩會便建議,香港和深圳兩地應合作參與數字貨幣的研究和應用,尤其是拓展數字貨幣在跨境貿易金融及離岸支付結算的應用,進而把香港建立成全球數字外匯交易結算中心。

 數字貨幣有利跨境交易

 可以預見的是,數字人民幣普及將有利商業活動進行,羅兵咸永道風險及控制服務合夥人吳冠豪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透過應用數字貨幣,實現交易自動化,日後進行跨境貿易融資,除了毋須經過第三方平台,也可以24小時進行,且可牽涉不同時區和不同國家。如現時進行貿易活動時,進行跨境交易支付成本不便宜,「動輒高達交易額度的8%左右」,加上一般需要2至3日方可完成,若容許數字貨幣處理跨境支付,可望降低交易成本之餘,也可促進跨境貿易融資需求。吳冠豪相信屆時數字人民幣應用,既可促進貿易融資,更可有利內地和香港金融業的互聯互通。

 香港城市大學工商管理課程協理主任陳鳳翔亦相信,數字貨幣應用,既可開拓創新的支付渠道,更可促進內地和香港經濟和金融領域的融合,例如憑藉應用區塊鏈技術,可追蹤資金流向,從而更可減少貪污。而王良享同樣認為,數字貨幣有利國際間融資,日後債券發行,也可透過數字貨幣進行,毋須透過銀行或電子錢包處理。(記者 鄺偉軒)

[責任編輯:岳昕]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