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嚴峻,台灣知名景點日月潭早前變身「日月灘」,掀起了一波「打卡」熱。除了各種「龜裂土地」「坑洞」「垃圾滿地」景象外,18日,有民眾在這裏發現了一塊疑似清朝的墓碑,驚呼「挖到寶」。有島內專家推測,墓碑上的先人,可能是清朝時期第一批來台灣開墾的漢人。
綜合台媒報道,台灣旱情持續惡化,中南部地區用水尤其緊張。此前,從警方拍攝的監測畫面可以發現,已有大片河床裸露,還有的地方只見泥沙,沒有水流。
台灣知名景點日月潭也水位見底。
周六(17日),有網友在社交媒體發帖,透露有人告訴他,自己去日月潭遊玩時,發現了一個275年前的「古蹟」。
從其發布的圖片來看,這塊古蹟祖籍堂號為「永屯」(廣西省),左邊刻有「陽男子孫立石」,中間是「蔡公諱天牌佳城」,「佳城」即墓地,典出《西京雜記》,右邊文字註明是「乾隆丙寅年修」,即乾隆11年(1746年),距今275年。
墓碑因斷裂獨自被放置在這裏,沒有連接墓地。
對此,地方史學家、日月潭土地正義學會會長黃進升分析稱,墓碑上的先人,可能是清朝時期第一批來台灣開墾的漢人,開墾時間估計在雍正年間,由於日月潭當地黃姓後代子孫占大多數,目前的資料也沒有蔡姓家族的史料,所以難以查證墓碑來由。
台灣民俗專家廖大乙則認為,「修」字代表墓碑修整過,碑的材質、刻法都是民國近代風格,只是延續了舊碑刻法,所以應該是在民國近代修整的,並非網友所說的「古蹟」,所以很可能是被洪水或泥石流衝到這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