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眼睇世界】日排放核廢水將衝擊全球海洋產業 「入口」海鮮還安全否?

2021-04-26 01:41
來源:香港商報

 日本政府最近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上百萬噸核廢水排入大海,離日本較近的中、韓、朝、菲等國政府紛紛發表嚴正抗議,有多地民眾開始抵制日貨。有學者指,核廢水最終排海會影響全球魚類遷徙、漁業生產和生態安全,是涉及全球海洋生態和環境安全的國際大問題。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日本核污水對全球海洋產業和海產品行業恐造成致命打擊,並造成消費者海產品消費傾向轉變。作為亞洲人均海鮮消耗量第二高的地區,香港市民食用海鮮超出全球人均三倍多,當日本決意要將核廢水排入海洋,本港行業內外人士均十分關注事件進展。

 一系列海洋產業將受到衝擊

 日本核污水最快兩年後就可能排向大海。受其影響,全球海產品行業形勢將日益嚴峻,對全球海洋產業產生嚴重的災難性影響。

 內地海洋問題專家張建剛表示,相比餐桌問題,日本排核污水將污染中國東海、黃海等海域,並將影響海水養殖業、海洋捕撈業、鹽業等一系列產業,大批人員將因此面臨下崗危險。

 據悉,2011年日本「311」地震發生並引發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洩漏後,中國海關就開始限制福島等地海產品進口。目前,內地市場上流通的海產品多來自內地的大連、青島等地,國外主要進口國家有加拿大、俄羅斯、法國、挪威等。

 北京一家海鮮商戶表示,日本今次決定肯定將給行業帶來巨大打擊,未來海產品銷售可能會受影響。該商戶表示,日本排放核污水之後,消費者出於健康考慮可能會改變食用海鮮的習慣。他說,很多海鮮大商戶都對未來前景表示擔憂,個體小商戶更將難上加難。雖然內地海產品進口僅佔全球海產品消費的一小部分,但進口商、餐館老闆和銷售人員均擔心海鮮市場太脆弱,無法承受消費者信心下降帶來的重大衝擊。

 日本北海道東側公海是台灣捕捉秋刀魚的重要漁場,雖然距離福島海域超過700公里,但許多人都擔心未來吃秋刀魚的安全性。台灣湧升海洋總經理徐承堉表示,所有洄游性魚類都是水面型的,包括秋刀魚,因此當輻射沉積在海底時,並不會對秋刀魚產生影響,「從科學角度講,應不會有影響;但從人們恐慌的角度,那就另當別論了。」台環境團體負責人崔愫欣表示,雖然核輻射分子的確比較重,但如果有颱風時還是可能從海底擾動起來,所謂其影響不容忽視。

 遠東漁業生產或遭滅頂之災

 外國方面,韓國水協中央會等25個主要漁業團體近期不斷示威,抗議日本向大海排放核廢水。多數韓國漁民擔心,隨着日本核物質逐步擴散,不僅是濟州島,韓國主要沿海地帶都將受到波及,屆時不僅是否進口日本海產品是個問題,就連韓國海產品是否還能受到消費者信賴都會成為問題——屆時,韓國漁業生產很有可能遭到滅頂之災。在現實層面,目前韓國各大型超市,正繼續停售日產海鮮。

 俄羅斯社會組織「薩哈林環境觀察」負責人利西岑表示,生活在北太平洋並被送上俄羅斯人餐桌的魚類其實已經受到福島核電站一定程度上的污染;未來更多核污水入海後情況將變得更加嚴重,首當其衝的就是太平洋鮭魚。遠東地區有6種太平洋鮭魚,牠們從即將遭受污染的北太平洋中部河流回到俄羅斯海岸時,肯定會把污染帶到當地。

 至於日本,民間對排放核廢水也是強烈反對,尤其是10年前遭輻射危害最大的福島地區。福島居民擔心,光是風險本身就會摧毀整個當地漁業,該行業一直希望在經歷10年自我限制後迎來反彈。在福島附近捕魚50年的小野春夫表示,核災難已經毀掉他的生計,2011年之後一個巨大的挑戰就是去說服人們相信福島海鮮是安全的──排污入海後,這種挑戰將大到無以復加。

 核污染多途徑影響中國海域

 與此同時,中國生態環境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首席專家劉新華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日本是中國近鄰,不論日本排放核廢水是採取近岸排放還是遠洋公共海域排放,其放射性核素都將隨洋流在北太平洋海域擴散,中國管轄海域將不可避免會受到放射性物質的跨界污染影響。

 來自海洋領域的一位內地學者表示,根據海洋環流類比測算,核廢水從日本福島入海後,至少有三種途徑可影響到中國海:一是平流擴散途徑,沿着日本海岸向西南方向擴散進入中國海,該途徑相對來說進入中國海的時間較短;二是通過再循環環流,通常幾年時間就可進入中國海;第三種途徑是太平洋表層環流系統,包括黑潮延伸體、北太平洋洋流、加利福尼亞環流、北赤道洋流以及黑潮,通過巴士海峽和東海陸坡進入中國海。研究人員表示,要準確判斷和預測核污染物的輸運及其對海洋環境的影響程度,還須進行長期跟蹤監測與評價。

 對於日本排放核廢水對中國有何影響,華南理工大學電力學院核能科學與工程專業教授蔡傑進認為,中國內地沿海理論上受影響相對會較小,原因是排洩點福島處於日本東海岸,又位於日本暖流的末端,核廢水會順洋流在北太平洋繞一圈,才會到達中國台灣地區附近,而且中國內陸河流都在中國大陸沿岸注入水資源,強大的壓差會形成一道天然的水屏障,因此影響相對較小。

 本港政團籲加強把關食安

 4月22日,本港「公民力量」公布題為「日本決定傾倒核廢料後 香港市民對日本海產的信心」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7.9%的香港市民不支持日本政府傾倒福島核廢水至海洋。

 日前,本港有政團前往日本駐港領事館,對日本核廢水排海表達強烈反對。工會聯合會社會事務委員會代表陸頌雄表示,香港過去皆有進口日本不同食品,當中包含海產類,強烈建議香港政府對進口食材嚴格把關,避免受污染的食品流入本港市面。環保團體香港地球之友亦敦促環境局加強海洋生態污染監測,食衛局嚴格執行食物安全監管措施,消委會就潛在健康影響進行風險評估。

 對此,食衛局局長陳肇始表示極之關注事件,一定會向日本當局主動了解,又指食安中心一直都有規管日本進口食品,包括監察輻射數據。食物安全專員徐樂堅表示,會向日方了解傾倒核廢水的具體時間表及其跟進情況,亦會參考國際組織的意見,考慮是否需要加強監察日本進口食品。

 香港城市大學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環境毒理學及化學講座教授梁美儀,日前接受採訪時強調,經處理過的廢水中,更擔心會存留其他輻射性更高的有毒污染物。不過梁美儀提醒香港市民不必恐慌,自日本「311」核事故後,香港特區政府已檢測70多萬個來自日本的食物樣本,並未有檢測到輻射超標情況。他認為,市民吃到帶有核輻射食物的機率其實並不大,但對有關區域內從事海洋漁業的漁民會造成打擊。梁美儀表示,根據福島核事故的監察,最遠可去到太平洋東岸(即美國西岸),而我國的東海、黃海也會受影響,但不會影響到南海,所以香港及附近海域仍是安全的。(記者 戚瀚丹)

[責任編輯:黃逸]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