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委員建言深圳「雙區」建設,「軟硬兼施」引才留才聚才

2021-05-15 10:00
來源:深圳特區報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深圳還有什麼短板,應該如何改革創新?5月14日上午,在市政協七屆一次會議大會發言上,來自各界別的17位政協委員積極建言,乾貨滿滿。

 「新型科研機構+創新公司」 打通從「1—N」中間環節

 「要營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生態環境,需打通完整的創新鏈條。」 市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名譽院長成會明認為,除了解決深圳「0—1」原始創新短板之外,深圳還需繼續加強「1—N」的優勢鏈條。

 如何不斷強化深圳從「1—N」的科技創新能力?成會明提出「新型科研機構+創新公司」和「產業龍頭+大資金」模式。

 成會明提出,創新公司是指具備科技創新研發能力或技術創新成果的新型公司,新型科研機構通過同創新公司的深度合作,可以徹底打通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的中間環節,同時新型科研機構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方面要發揮更大作用,激發科技創新與推動產業發展的活力。而「產業龍頭+大資金」則可以共同助力「100—N」的快速、規模產業化發展。「大資金與產業龍頭企業的深度融合,將極大提高產業化效率,促進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加快培育壯大產業集群,構建出頗具規模的完整產業鏈,打造出若干世界級產業基地。」成會明說。

 抓住「碳中和」風口 打造新興經濟增長極

 「碳中和」是當下的一個熱詞。市政協委員、民革深圳市委會主委、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何傑在大會發言時表示,深圳應該抓住「碳中和」這一新興產業的風口,打造新興經濟增長極。

 「我市低碳發展已經取得顯著成績,不僅是全國首批『低碳省市』試點城市、碳交易試點城市、可持續發展議程示範區,還率先啟動全國和全球發展中國家碳市場。」但何傑也認為,深圳面臨着可再生能源資源非常匱乏、工業節能成本不斷增高、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任務重等困難。

 何傑建議,加速布局碳中和產業的發展,包括設立我市「碳中和技術和產業創新中心」,匯聚綠色企業、綠色金融機構、綠色技術轉移和交易平台、產業化前後端服務機構,大力推動綠色企業開展碳中和技術創新,尤其是我市優勢的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工業和建築節能等領域;出台針對性扶持政策,從產業端和金融端分別支持綠色企業的技術創新和金融機構服務綠色企業的綠色投融資,為綠色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發展提供強大的產業和金融保障等。

 成會明同樣認為,深圳亟須集聚「碳中和」相關的創新資源和產業優勢,加強頂層設計,盡快建設「深圳碳中和技術研究院」,集中攻關可再生能源生產、氫能與燃料電池、能源互聯網、高效儲能、「碳中和」經濟等共性關鍵技術;大力推動「碳中和」技術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培育和帶動與「碳中和」相關的戰略新興產業和可持續發展產業鏈,如太陽能與太陽電池、氫能與燃料電池、新一代儲能技術等,助力深圳市優勢產業鏈的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

 簽訂業績指標 人才引進應考核對產業和經濟所做貢獻

 「雖然深圳因人才而興、因人才而旺,但在引、留人才方面仍存在問題。」市政協委員、致公黨深圳市委會副主委、福田區政協副主席楊浩勃坦言,調研發現,引進人才時重學術、輕實際,重引進、輕使用較為普遍,對人才引進效果也缺乏有效跟蹤和評估,如審計發現,有領取了獎勵補貼的人才涉嫌在深圳非全職工作,個別人員在全國註冊多家公司並在多個城市申領類似獎勵。

 楊浩勃建議,應「軟」「硬」兼施,從「引—留—聚」3個層次,提高深圳集聚全球人才吸引力,助力深圳成為引才、留才、聚才高地。

 「引才,即營造最具吸引力的人才『軟環境』。」楊浩勃認為,深圳應建立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人才評價體系:「人才引進時除給予政策扶持外同步簽訂業績指標,考核其對產業和經濟所做的貢獻。在競爭性領域,建立與人才經濟貢獻掛鈎的市場化激勵機制,在非競爭性領域,按照人崗相適的特聘崗位制度。」楊浩勃還建議,實施關鍵人才保護機制,探索技術移民等。

 楊浩勃提出,應打造安居樂業的「硬環境」,讓人才留得下。她建議,除了要提升科研創新環境,設立大灣區公共技術服務平台,推動實驗室共享,設立全球影響力科技大獎等,還要提升國際化的城市生活品質,加大人才保障房政策力度,推動落實租售同權,加快統籌推進國際化街區美麗街區建設,「讓城市『小資』起來」。

 此外,楊浩勃認為,深圳應用過建設一流國際化高等院校、完善成果轉化和風投機制、探索「開放式高校」「開放式企業」、深化大灣區創新融合等持續涵養人才發展生態,為深圳廣聚全球高端人才。

 落實「競爭中性」 讓民企有「大樹底下好乘涼」獲得感

 為優化營商環境,2019年,「競爭中性」原則第一次寫進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所謂「競爭中性」,即市場上的一切商業主體,不論國有或民營,均應秉持公平原則進行競爭,杜絕不當競爭。

 市政協委員、市中小企業國際技術合作會會長常遠認為,「競爭中性」原則是深圳中小企業蓬勃發展、科技創新突飛猛進的「密碼」,但是對標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在執行「競爭中性」原則方面,深圳仍存在一定差距。他建議,從要素獲取、市場准入、經營運營、政府採購與招標等方面率先構建深圳版的競爭中性規則體系,打造社會主義競爭中性政策先行示範區。「國企是大樹,民企是小草,競爭中性,就是要讓民企有 『大樹底下好乘涼 』的獲得感,而不是『大樹底下無小草』的恐慌。當前,深圳處於『雙區』驅動、『雙區』疊加的黃金發展期,在民營經濟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方面有基礎、有條件、有優勢,應闖字當頭、敢於突破、勇於實踐,率先成為競爭中性政策的示範區」。

 市政協委員、市建築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行政經理彭琛同樣建議,落實競爭中性原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比如,建立競爭非中性監管辦法,依託大數據開展信息化監督,營造競爭中性良好氛圍;構建競爭中性效果評價標準,開展競爭中性原則評估,同時將競爭中性作為營商環境建設的重要指標;對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實行規則中立、稅收中立、債務中立,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布局安全應急產業 讓應急產品產能「不着急」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深圳在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公共安全及應急管理成為市政協委員熱議話題。

 「深圳要打造『韌性城市』,提升城市整體應急協同能力。」市政協委員、農工黨深圳市委會副主委、深汕特別合作區管委會副主任文維建議,要強化基層社區防控體系建設,財政加大對社康中心和公共衛生體系的傾斜,基層公共衛生事業經費的增長速度不應低於同級財政支出的增長速度,基層衛生投入占醫療衛生總投入不少於30%,築牢第一道屏障。

 文維還建議,要充分發揮大數據作用,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於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通過智能手機應用程式和物聯網等所反饋的數據,提高突發公共事件防控的精準性和前瞻性。

 疫情既是「危」,也是「機」。市政協委員、深圳市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副會長、深圳市公平貿易促進署副署長何友添提出,要通過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布局,推動深圳市安全應急產業快速集聚發展。

 他建議,要支持華為、大疆、邁瑞、華大基因等綜合型企業發展安全應急產業,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隱形冠軍」等企業,立足深圳高端製造、新一代信息通信、醫療器械等產業優勢,走產品特色化差異化發展道路,促進安全應急產業與人工智能、物聯網、北斗導航、VR/AR等產業融合發展,爭取在部分優勢領域異軍突起。

 如何讓應急狀態下,應急產品產能「不着急」?何友添建議,要培育企業柔性調控產能的能力,統籌好應急產品及其生產線的專用性與可轉換性的協調。「企業根據對應急產品的緊缺程度分類評估,充分考慮日常用品到應急產品的可轉換量,科學估計儲備量。」

 現場原音

 民辦學校不是公辦學校的補充,而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辦學校不是學位的兜底,而是要對標國際,滿足家長個性化、多元化、選擇性的需求。應鼓勵支持建設高水平有特色的民辦學校,培育優質學科、專業、課程、師資、管理,整體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同時探索和完善政府和企業合作辦學的新模式,推進新型民辦學校的生根和生長。

 ——市政協委員、民盟深圳市委會副主委、鹽田區政協副主席周麗

 要建立公共數據向社會開放的制度保障。依託全市公共數據共享,不斷豐富城市數據來源,推動更多數據接入「城市大腦」,保障公共數據合法有效流通,使公共數據「動起來」「用起來」「活起來」,支持企業利用數據開放,開發適用城市安全運行與數據治理的各類產品服務,在提升企業創新創業動力的同時,整體打造數字孿生城市。

 ——市政協委員、民建深圳市委會副主委、坪山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局局長高海

 要調整製造業招商模式,全面推行產業鏈招商,聚焦產業鏈缺口和弱項,圍繞補鏈、強鏈和延鏈開展產業鏈招商,推動產業鏈內企業形成溢出效應、交易成本效應、學習效應,產生集群效應收益,促進產業集群內的企業更具有根植性。

 ——市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深圳市委會副主委、深圳市光明區副區長張宗平

 政府可以建立境外投資經營法律合規風險預警運行機制,對「卡脖子」企業予以重點關注和政策扶持,結合定期發布的合規經營分析報告,對重點投資國、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已經出現或可能出現的投資經營法律合規風險進行針對性預警提示,向行業協會和重點企業發出預警信息,提示相關風險,提高風險預防作用。同時,深圳企業不能因為在競爭中受到的打壓而放棄國際市場。我們應該敢於競爭,參與到規則制定中來。

 ——市政協委員、海能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清州

 要充分發揮香港高校的科研實力和聚集專業領域內頂尖科研人才的能力和優勢,抓住建設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及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主陣地」的機會,以香港高校為依託,在腦科學、物質科學、生命科學等領域布局具備全球領導地位的國家實驗室,在原始創新上取得新突破,攻克共性關鍵核心技術,解決「卡脖子」問題。

 ——市政協委員、香港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深圳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羅璇

[責任編輯:趙桐曲]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