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周記】美國的滯脹信號

2021-05-19 20:36
來源:香港商報網

 最近美國公布的幾個重要數據都出乎市場預料,市場原本預期4月份美國的非農就業人口增長100萬人,結果實際數據公布僅增26.6萬人,僅及市場預期的約四分之一。雖然背後原因眾說紛紜,但就業未如理想卻顯而易見。

 聯儲局提早收緊銀根可能性有限

 另一邊廂,美國上周公布的4月份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上漲4.2%,創2008年9月以來最大增幅,大幅超出3.6%的市場預期。反映生產成本變化的生產物價指數(PPI)按年增長6.2%,創該數據自2010年以來的最大漲幅,同樣遠超市場預期5.8%。

 一面是就業未如理想,一面是通脹升溫,如果單看就業和通脹數據的兩面夾擊,美國頗有點要走進滯脹的樣子,而一旦走進滯脹,美國聯儲局貨幣政策的發揮餘地必將大受限制,很難再隨心所欲的放鬆銀根、支持經濟。

 數據公布後,美國股市出現急挫,很多投資者也紛紛認為聯儲局需要較計劃更早收緊銀根、壓抑通脹,例如貝萊德全球固定收益首席投資官Rieder表示,在PPI數據公布後,未來幾個月將看到令人印像深刻的通脹數據,市場將出現難以置信的物價壓力;聯儲局需要縮減購債規模,逐漸減少系統中的流動性。

 不過,與投資者的看法不同,面對超標的通脹數據,聯儲局的寬鬆態度依然明確:

 聯儲局理事沃勒上周四表示,他預計未來兩年通脹率將超過聯儲局設定的2%的目標,但他表示,在看到通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高於目標或通脹水平過高之前,聯儲局不會加息。

 美國里奇蒙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巴爾金上周四表示,讓人們走出經濟邊緣、重回工作崗位,已成為保持美國經濟復蘇步入正軌的關鍵問題。

 聯儲局副主席克拉里達上周三表示,4月就業增長疲軟和通脹走強的雙重意外並未影響聯儲局的計劃,他並稱距離美國經濟愈合到足以讓聯儲局考慮撤回危機時期支持政策還有「一段時間」。

 在聯儲局大力安撫市場,表示流動性不會提早收緊後,美股出現大幅反彈。

 從目前的復蘇步伐看,美國的經濟和就業完全恢復,仍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而由於經濟刺激計劃的大量資金投入、上游原材料的大漲、運輸成本的上升、芯片的短缺等多種因素造成的物價上漲,短期已經很難受控,聯儲局必須要面對是保就業還是壓通脹的痛苦選擇。

 從聯儲局的態度看,聯儲局明顯是把就業恢復放在了控制通脹前面,也就是說,聯儲局寧肯忍受一段時間的較高通脹,也不願收緊銀根,減慢經濟復蘇的步伐。

 內地具備刺激經濟空間

 回看中國的近期數據,中國央行上周三公布,4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4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低於路透1.6萬億元的調查中值;4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85萬億元,低於此前調查中值2.2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25萬億元。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速快速下滑、企業債券融資也出現大幅收縮。

 簡單從融資數據來看,中國經濟增長的後續動力似乎有些不足。

 中國國家統計局上周公布4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增0.9%,與3月相比下降0.3%。而4月生產物價指數(PPI)則年增6.8%,高於3月的4.4%,超出市場預期。

 從數據看,中國經濟的狀況存在一些不協調,貸款增速、社融規模下降預示著經濟增速可能下降,通貨膨脹數據低於預期說明需求不旺、經濟沒有過熱,但生產物價指數超出預期則說明企業成本上升可能有加價壓力。

 由於經濟增長的動力不算太強,消費需求尚待恢復,企業的加價壓力未必可以順利轉嫁給消費者,所以,中國的通貨膨脹壓力明顯較美國為低。也就是說,中國仍有刺激經濟的空間而不必過於擔心通貨膨脹。

 根據以上分析,雖然美國目前已有比較明顯的通脹壓力,但聯儲局提早收緊銀根的可能性仍然有限,不過,通脹壓力會否制約美國的進一步經濟刺激計劃(例如拜登的2.3萬億美元基建計劃)則難以斷定。相對而言,中國的通脹壓力尚不明顯,中國政府仍然具備在必要時刺激經濟的空間。

 對股市來說,聯儲局短期不會收水,對美股會有支持作用,但美國通脹上升,實際負利率加大,將對美元匯率有負面影響,有可能導致美元離開美國外流,對新興市場有利;中國經濟增長未如預期,且通脹壓力不大,如果中國政府放鬆銀根支持經濟,A股及港股可能受益。(華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  楊玉川)

[責任編輯:靜文]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