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國會山報》當地時間19日報道,一項最新的調查顯示,超過90%的美國非裔消費者表示,自己在實體店購物或流覽商品時遭到過「種族定性」,這種現象有時被稱為「黑人購物」。為了避免「種族定性」,少數族裔更傾向於網購替代傳統購物方式。
在該調查中,種族定性現象的發生地點僅限於實體商店內,因此,此處的「種族定性」是指售貨人員僅僅基於某個人的種族或者族群屬性而對其進行「格外的關注」和「差別性對待」等。
報道稱,該研究是由美國線上購物網站DealAid發起的名為「美國零售業的種族定性狀況」的調查,發起者共調查了1020名黑人或美國非裔消費者,以掌握美國零售業中普遍存在的「種族定性」現象。
據調查,90.2%的黑人或非裔美國消費者在商店購物時經歷過「種族定性」。69.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商店購物時有時會遇到「種族定性」,而15.7%的人表示這種情況時常發生。
調查顯示,75.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購物時受到追蹤及密切關注。一位消費者在回憶物時經歷的最難忘的種族定性事件稱,「我妻子是白人,有次她在服裝店買衣服,我跟在她身後,這時一名店員走近我妻子並提醒她說,有一個『奇怪的』黑人在跟蹤她。」
此外,在經歷過種族定性或輕度冒犯的受訪者中,超過半數的人表示再也沒有在那家商店購物。而黑人或美國非裔消費者所遭遇的兩種最常見的微歧視則是「受到與其他種族消費者不同的對待」(50.3%)和「在購物過程中被忽視且等待被服務時間過長」(47%)。在經歷過種族定性或輕度冒犯的受訪者中,52%的人表示再也沒有在那家商店購物。(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