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有條「隆平路」

2021-05-23 01:52
來源:南方PLUS

 據新華社報道,「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點07分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歲。

 從在深圳種下超級雜交水稻,再到現場助威2011年大運會賽場,再到位於坂田片區的「隆平路」,袁隆平院士與深圳緣分匪淺。

 早在十七年前,「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非常關心深圳的都市農業和生態農業發展。據南方日報此前報道,2004年1月4日,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與袁隆平院士領導的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簽約合作成立「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清華分中心」。

 在袁隆平院士看來,深圳是全國光、熱、水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豐富的農業資源和優良的氣候非常適合水稻種植。2004年,為了實現實現超級雜交水稻第三期畝產900公斤的育種目標,74歲高齡的袁隆平院士4月來到深圳選址,並相中龍崗區碧嶺現代農業科技園(現位於坪山區),與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和龍崗區合作,興建國家超級雜交水稻基地——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清華深圳龍崗研究所。

 2004年4月20日,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清華深圳龍崗研究所舉行簽字、掛牌儀式,「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席。南方日報記者 張濤 攝

 「我的目標就是要打敗泰國香米。」談及研究所的科研目標,袁隆平院士信心滿滿。

 研究所僅僅成立四個月之後,就迎來了喜人的突破。據南方日報先前報道,2004年10月28日,有關專家對48畝實驗田的超級雜交水稻晚稻的實測結果表明:水稻稻穀結實率達95%以上,稻穀千粒重達27%以上,每畝高產847公斤。

 這也意味着「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深圳取得過「四大突破」:目前超級雜交水稻晚稻畝產量高;稻穀結實率高;稻穀千粒重高;篩選出適合華南地區種植的兩種中國新型香米新品種。

 近年來,研究所的超級雜交水稻創新團隊累計選育出30多個深優系列雜交稻新品種,開發出業內大名鼎鼎的「深優」系列品種,豐產性好,適應性廣,抗稻瘟病,深受農民歡迎。數據顯示,「深優」系列品種目前在全國累計推廣面積3600多萬畝,農田累計增產25億公斤以上,農民累計增收超過40億元。

 在個人生活領域,袁隆平院士與深圳頗有淵源。

 據媒體先前報道,為了感謝袁隆平的突出貢獻,龍崗區委、區政府分配了一套房給他。

 2010年11月袁隆平院士和夫人鄧女士正式入住了位於龍崗的新家。

 2011年8月,袁隆平還現身深圳大學生運動會一場女子組4×200米自由泳比賽。據當時採訪記者回憶,當中國代表隊在第三棒超越新西蘭代表隊領先之時,袁隆平露出笑容,和現場沸騰的觀眾們一起為運動員鼓掌助威。

 袁隆平曾現身大運會賽場

 眾所周知,袁隆平是位游泳健將。高中時,他就展現出不俗的游泳實力,考上大學後,還奪得全校的游泳冠軍。

 比賽結束後,袁隆平表示「為中國大運健兒吶喊助威是自己的義務。」他也曾和記者說過,看到游泳健兒奪得比薩冠軍,他會非常高興,就好像第一個衝過終點的是他自己一樣。

 在位於龍崗區坂田街道的華為基地,園區之間的很多道路都是根據古今中外的科學家的名字來命名的,如:貝爾大道、居里夫人大道、稼先路、隆平路等。

 據介紹,這是為了凸顯華為員工對科學的崇敬和對真理的追求。這其中,「隆平路」就是根據「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來命名。

 袁隆平院士曾說過:「我有兩個夢想,一個禾下乘涼夢,還有一個雜交稻覆蓋全球夢。」

 在深圳,我們遙祝袁老一路走好,也會延續他鑽研到底的探索精神,繼續前行。

[責任編輯:朱劍明]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