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出席立會質詢:商界提供疫苗誘因或獎賞計劃體現民商官合作

2021-06-02 11:40
來源:香港商報網

 港府早前提出展開「全城起動 快打疫苗」運動後,本港各界相繼響應推出不同鼓勵措施。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2日)出席立法會質詢時間表示,商界與政府有共同目標,都是希望香港盡快回復常態,體現「民、商、官」合作。

 對於有議員提出,政府應為市民提供接種誘因,林鄭說,目前本港的新冠疫苗接種率約21%,比率不算理想,尤其是本港有足夠疫苗供應,亦有良好方便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在參考海外經驗後認為要提出誘因,但直接誘因應由商界提供金錢或物品等直接誘因或獎賞計劃,共同目標是推高接種率,而不是「特區認為應該落水或不落水,而是共同承擔責任」。她指,疫苗接種計劃的開支一直由港府負責,算是體現「民、商、官」合作。

 至於政府提出若爆發第五波疫情,或會禁止無打疫苗的市民進入部分處所,林鄭指,不希望疫情再爆發時要採取「一刀切」的防疫措施,如果有人因為健康理由不宜接種疫苗,一定會有豁免,不會強求有關人士打針。

 本港「清零」更有條件與內地商討通關

 有議員關注與內地通關安排,林鄭指,她與內地時常進行有關討論,早前曾向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提出相關要求,對方明白通關對經濟民生的好處,但礙於各地疫情嚴峻,內地十分謹慎。

 林鄭又表示,特區政府一直與內地磋商免檢疫往返問題,但相信仍要一段時間才可落實,若香港「清零」局面更穩定,就更有條件與內地商討。她指雖然中央至今未有公布,對已接種疫苗的人士會否有優待處理,但接種疫苗一定是日後免檢疫往返內地或海外的必要條件。

 國安法及完善選舉制度有利官民互動

 有金融界議員詢問,政府官員會否增加落區,聆聽市民意見。林鄭說,事實上任何政府在施政時都是聆聽市民意見,這樣才能保證政策到位。

 林鄭強調,現屆政府很重視與社會溝通,但過去兩年發生很多事,2019年修例風波前,很多公眾諮詢受到激烈反對和滋擾。但經過《香港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後,香港將會迎來新局面,更有利官員與市民溝通,期望日後加強與市民互動和溝通。

 将检视是否加大推動公務員接種疫苗力度

 有议员关注政府會否進一步要求全體公務員及紀律部隊接種疫苗,否則要定期自費檢測,才可進入政府辦公大樓。

 林鄭指,公務員目前接受的檢測屬免費性質,政府日後會作檢視,是否要加大推動接種疫苗的力度,但目前不覺得需要這样做。林鄭说,政府優先呼籲前線公務員打針,因他們風險较高,常常接觸市民,約有5萬多人。現時如公務員不打針,兩星期就要作一次檢測,帶來很多不便。

 籲市民盡早接種疫苗 不應再猶豫

 林鄭再次呼籲市民盡早接種新冠疫苗,不應再等或猶豫,強調全球已經接種近10億劑疫苗,反問為何香港不可以打。

 林鄭表示,科學變化瞬息萬變,現時難以確定說明新冠疫苗的研發進展,但本地、內地及國際專家都提出,一定是「現在有得打就打」,令本港早日建立免疫屏障,萬一第五波疫情不幸來臨,將會有更好防護,毋須再推出社交距離強制措施。

 只公布與疫苗有關死亡個案是希望市民更好掌握資訊

 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決定,只公布與疫苗接種有潛在關聯的死亡個案,林鄭回應質詢時指,委員會出發點是希望市民更好掌握資訊,更少機會因資訊發放經過某種報道而引起不必要誤會。

 她引述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指,要解決市民接種疫苗的猶豫,要高調講每日都有人因為不同疾病或原因離世,強調至今無一宗離世個案與接種疫苗直接有關,如果每次公布有死亡個案曾接種疫苗,可能造成錯覺,影響市民信心及提升接種率的效率。

 法援署已由民政事務局轉至政務司管理

 有议员询問會否跟進爆眼女事件及改革法援制度。林鄭回应指,任何個案須經過執法機關調查,有足夠證據便會作出檢控,再交由法庭判決,而在判決過程中,更多真相顯現於市民眼前,希望廣大市民多留意近月法庭就社會暴亂判決中展示的事實、真相,及法官在判刑时的對話。

 她強烈譴責所有人因不滿判決而對法官作出恐嚇、詆毀、起底等行為,強調不能接受,又指留意到法援制度因個別事件引起社會對制度有關注和討論,因有關刑事、民事的法援個案也涉及政府部門。

 林鄭希望市民更了解法援制度,強調任何制度都要與時並進,不是指法援制度盡善盡美,但有需要定時檢討。她又指現屆政府已将法援署的管理,由民政事務局轉至政務司,政務司司長會作出跟進。(記者林駿強)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到立法會出席質詢環節。記者馮瀚文攝

[責任編輯:蔣璐]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