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科課程及評估指引獲通過 楊潤雄:中四及中五新學年將推出

2021-06-02 16:40
來源:香港商報網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今日(2日)在「局中人語」撰文,指課程發展議會已通過《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課程及評估指引》,教育局今日已向學校發出通函,並將指引上載局方網頁,供學校採用。局方會盡快將公民科納入課本評審制度,預計中四及中五年級課本將一併於明年推出,讓學校於2022/23學年選用。

 楊潤雄表示,公民科的課程由「『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及「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3個主題組成,讓學生透過學習香港、國家及當代世界的議題,建立堅實及廣闊的知識基礎,並培養慎思明辨、理性分析和解難的能力,同時認同國民身份和發展國際視野,這些都是學生在21世紀生活和工作所需的能力和素養。

 楊潤雄指,過去多月,局方已舉辦一系列與公民科相關的教師培訓,局方未來會繼續舉辦多元化的教師專業發展課程,涵蓋課程詮釋、課程規劃與領導、學與教策略、知識增益、校內及公開評估等主題;並提供網上自學模式的課程,讓教師按需要自行進修。他說,過往公民科是參考原有通識科的課程宗旨及目標,整合及精簡其課程內容而成,所以並非全新科目,現有通識教師經驗豐富,擁有專業能力,相信在培訓及支援並行之下,他們定能迅速掌握該科的教學工作和評估要求。

 楊潤雄透露,為配合推展公民科課程,局方正全力開發形式多元的學與教資源,包括:教學簡報、教學參考示例、工作紙,以及專為學生設計的網上自學課程等,並會將材料陸續上載至公民科的網上資源平台供學校使用。此外,局方以往為通識科編製的教材,部分內容亦切合公民科的課程,學校可繼續適當地選用。如同其他科目一樣,局方會盡快將公民科納入課本評審制度,為課本質素把關,預計經評審的中四及中五年級課本將一併於明年推出,讓學校於2022/23學年選用。

 楊潤雄表示,國家發展一日千里,在世界舞台舉足輕重,內地考察是公民科課程的重要一環,旨在讓所有高中學生透過前往內地考察,實地了解國家的歷史文化、國情及發展現況。學生參與考察活動後,需要進行專題研習以展示考察成果和個人反思,此舉既可擴闊學生視野,又可培養他們從多角度思考及發展共通能力。局方將積極舉辦多元化及配合公民科課程宗旨的內地考察團,讓教師從中選取適合的考察團給學生參加,隨團師生都可以獲得教育局資助團費,局方會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以及通關的安排,適時籌劃及落實考察的詳情。

 除上述支援措施之外,楊潤雄指,教育局於2021/22學年會向每所公營中學及直接資助計劃中學發放30萬元一筆過津貼。學校可配合學校課程發展和學生學習的需要,將津貼靈活用於支援教師教學及組織多元化的學習活動,例如發展或採購相關的學與教資源,以及舉辦校本學習活動、聯校或跨課程活動等。他希望大家一起貫徹初心,同心協力,支持公民科順利推行,共同培育學生與時並進,努力裝備自己,成為具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國際視野的新一代,為國家和香港作貢獻。

[責任編輯:蔣璐]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