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平台隨着疫情持續而急速發展。工聯會14日指出,因應失業率上升,越來越多人在外賣平台接單送外賣,坊間稱「外賣車手」,然而他們卻缺乏勞工權益保障,雖無受僱之名,卻有受僱之實,故送外賣從業員沒有最低工資和工傷補償的保障。工聯會批評政府對零工非自僱政策落後,要求進行相關研究,以及就零工平台營運立法,建立發牌制度。
無受僱之名卻有受僱之實
工聯會早前就外賣平台的零工狀況進行了研究及實地調查,結果發現外賣平台的工作者有被平台剝削及缺乏權益保障的問題,無受僱之名,卻有受僱之實,因此從業員沒有最低工資和工傷補償的保障。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指出,香港的外賣平台一直以自僱方式招攬人手,標榜外送為自由工作,外送員可自行選擇工作與否,故平台並非他們的僱主,不需要承擔僱主責任,但事實上,外賣平台的系統以演算法管理的方式操控外送員的行為及服務質素,平台對外送員的工作實有控制權。
他續說,平台系統以外送員得到的服務評分、接單率、完成量等數據,分析調整他們可接到的訂單數目及收入水平,同時用系統實時監控他們的工作,以確保他們的服務質素;平台的虧蝕在生產要素的擁有權及經濟考慮因素上,可見外送員並非完全的自僱人士,正由於外送員收入受平台手機App掌控,App派單才有工作,如不獲派單,外送員收入水平全無保障,即使想多勞多得,決定權也不在自身掌握。
平台為購買保險賠償額低
在世界各地都有判決指出,外賣/零工平台和旗下的工作者屬於不對等的地位,平台對他們有操控性,絕非自僱人士。然而在香港則未有相關判決,而政府官員對零工權益漠不關心。現時,香港3間主要的外賣平台為外送員購買的保險,保障範圍與保額均與僱員工傷保險的保障差距甚遠,當中最差的,對意外死亡/永久傷殘的個案最高賠償金額只為10萬元,住院現金每天只有50元。
工聯會要求政府盡快就零工經濟進行研究,解決零工的僱傭身份判定問題,以及就零工平台營運立法,建立本地發牌制度。(記者葉珮如 蔡啟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