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薛高、七度空間、「驢嫂」夫婦,被點名!

2021-06-25 14: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25日,中消協發布「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鍾薛高虛假宣傳、七度空間衛生巾發現針頭、「驢嫂」夫婦售賣假貨、快遞不送貨上門、鄉村取件加收快遞費、廣告短訊狂轟亂炸等被點名。

 ——涉虛假宣傳,鍾薛高負面信息達38439條

 報告顯示,監測期內,共收集與鍾薛高相關負面信息38439條,6月15日—6月19日,鍾薛高相關負面信息輿情集中出現,負面信息在6月17日達到峰值。

 中消協指出,鍾薛高2019年3月網頁宣傳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系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處罰引發輿情討論。另外,網紅雪糕產品品質是否配得上這麼高的價格成為網友熱議的問題。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2019年4月3日和8月8日,鍾薛高曾兩次因發布虛假廣告,被分別處以行政處罰6000元和3000元,原因均是其在網上銷售的兩款產品的宣傳噱頭均與其配料表成份不符,不加一滴水?假的。特級紅提?也是假的。

 ——產品質量藏隱憂,七度空間、「驢嫂」夫婦被關注

 報告顯示,監測期內,共收集有關「產品質量」類負面信息89984條。其中6月7日和6月17日出現兩個階段峰值。

 輿情峰值的出現主要聚焦在兩個話題上:6月7日,江西消費者購買的七度空間衛生巾內發現針頭,引起媒體關注,輿情信息量較大;6月17日,平台主播「驢嫂」夫婦被指售賣的手機涉嫌假貨,網友關注度較高。

 對此,中消協認為,部分電商平台對集中促銷期間商品質量的把控措施與手段必須不斷改變。

 「假冒偽劣是對商業誠信的嚴重挑戰,也是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嚴重侵擾,而對各類銷售主體的甄別把關,既是促銷平台的形象擔當,更是網絡電商的法定責任。消費者對商品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電商平台的品質管控能力與手段、識假辨假打假的決心與策略也必須順勢而變。」中消協稱。

 ——快遞不送貨上門,鄉村取件被加收快遞費被吐槽

 報告顯示,監測期內,共收集快遞、外賣配送類負面信息63043條,負面信息在6月2日出現峰值。綜合來看,消費者吐槽較多的配送類問題主要有:快遞不送貨上門、鄉村取件加收快遞費等問題。

 如,據媒體報道,6月7日,在廣西賀州,有網友曝出到快遞點取件時,要額外加收2元—5元費用。張貼的海報顯示,自6月1日起,多家快遞取消鄉鎮網點,鄉親們到代收點取件時,要額外加收2元—5元費用。

 在中消協看來,部分電商平台對讓促銷期間產品與服務從「送出去」到「接過來」的全鏈條、全環節服務品控監督追蹤意識和方式方法必須不斷改變。

 「無論是平台商家,還是投遞網絡,都不能只注重向『送出去』要效率,而無視與用戶『接過來』的感受同進退。不能只注重上游供給端的渠道完善,而忽略下游消費端更多、更細、更複雜的投遞鏈條的有效暢通及其映射出的品牌溫度。」中消協說。

 ——廣告短訊頻騷擾,營銷行為待規範

 報告顯示,監測期內,共收集有關廣告短訊類負面信息64932條。相關負面信息在6月17日較多。6月16日,工信部曾發布消息,要求嚴控垃圾短訊,規範電商平台「618」短訊營銷行為。但中消協說,不少消費者吐槽被各種廣告短訊打擾,希望嚴控垃圾短訊不僅僅是在「618」期間。

 中消協稱,監管機構及時關注用戶「痛點」,以法律法規、行政約談等多種方式對短訊營銷行為劃紅線、立規矩,以期為公眾短訊收件箱「減肥瘦身」、為用戶相關權益之私域「圍欄設柵」。但總有部分經營者屢屢試探合規經營剛性要求的「柔性」底線,與規則討價還價、向制度要緩衝餘地,不見枷鎖不止步、不覺疼痛不收手。即使消費者多次回復「TD」,吆喝甩賣卻依舊如期「轟炸」。

 「這種低成本製造『信息垃圾場』的短視行為就算偶有收益,但其『變現』能力其實相當有限,更多的還是惹人煩、討人厭,最終也必將遭人棄。」中消協表示。

[責任編輯:朱劍明]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