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首間中醫院2025年啟用 張偉麟冀達致1加1等於3效果

2021-06-29 10:27
來源:香港商報網

 本港首間中醫醫院預計2025年落成,由浸會大學負責營運。中醫醫院發展計劃辦事處總監張偉麟今日(29日)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中醫醫院首年料以門診及日間治療服務為主,服務模式可分為純中醫、中醫為主西醫作輔,以及中西醫協作模式的臨床服務,希望達致「1加1等於3」的效果。

 張偉麟指,現時9成中醫師都是在私營市場服務,3間設立中醫或中醫藥學院的大學生畢業後沒有臨床基地深造。他認為,日後成立中醫醫院,能夠發展具規模的病人群組,建立成熟的網絡及平台,同時亦有利臨床科學研究。

 張偉麟续指,當中醫醫院投入服務後,將提供400張床位,包括250張住院病床,每年門診診症量預計約31萬人次。他说,中醫醫院將以中醫服務為主,會分為3類服務,包括純中醫服務、中醫為主西醫作輔助的治療,以及中西醫結合治療,希望達致「1加1等於3」的效果。

 張偉麟表示,中醫院65%為資助服務,由政府定價,料與一般公營醫療服務類似;其餘35%為市場導向服務,收費由中醫院董事局決定。他說,市民可自行預約普通科門診及非資助服務,如「治未病中心」、「名醫中心」等。

 他提到,以往中醫分科是全科,政府希望進一步發展,所以中醫院設有6個專科,包括內、外、婦、兒、骨傷及針灸,但不設急症室,而專科門診需由中西醫轉介。張偉麟又指,將會邀請多名本地中醫專家,協助設計中醫院的臨床服務及營運方案等。

 另外,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中醫藥發展)卞兆祥表示,中醫院可以為病人提供有系統的觀察及治療,醫師可以密切監察病人接受針灸或服食中藥後的反應,巡房時亦可以與病人有較多接觸,令中醫治療服務更完整。他指,純中醫服務可治療嚴重痛症;中醫為主服務可協助中風康復者恢復身體,若病人同時患有高血壓及糖尿病,便需依賴西醫維持治療;而中西醫協作服務適用於腫瘤科病人,透過中醫藥紓緩化療副作用。

[責任編輯:蔣璐]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