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萬億GDP城市人均消費「洗牌」

2021-07-02 10:08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王帆

 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消費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將愈發凸顯。

 據國家統計局披露,2011-2019年,我國的消費率平均為53.4%,2020年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但最終消費支出佔GDP的比重仍然達到54.3%,高於資本形成總額11.2個百分點,為近年來的最高水平。

 頭部城市在拉動消費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來,多地提出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據21世紀經濟研究院統計,2020年,22個萬億GDP城市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下簡稱「社零總額」,萬億GDP城市有23個,但天津在統計公報中未披露社零總額數據,不納入統計)加總為146534億元,佔全國的比重達到了37.4%。

 一般而言,常住人口數量較多的城市,社零總額佔據較大的優勢,但如果從人均來看,更能反映城市居民的消費能力以及潛力。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出爐後,諸多城市的人均指標都有必要重新評估,以得出新的結論和趨勢。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城市的消費表現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重新洗牌。

 21世紀經濟研究院梳理發現,在22個萬億GDP城市中,人均社零總額排在前十名的城市分別為:南京、上海、北京、蘇州、泉州、青島、福州、杭州、武漢和廣州。

 北上與廣深拉開明顯差距

 南京的人均社零總額高居榜首,甚至超越京滬,為什麼?

 這得益於南京濃厚的市民消費與休閑娛樂氛圍,過去一年里,在疫情的影響下,南京整體的經濟增長表現十分突出,2020年一季度是唯一一個實現GDP正增長的主要城市,全年首次躋身全國城市經濟十強。

 南京地處富庶之地江蘇,在北京、上海兩大直轄市之外,江蘇是人均GDP最高的省份,南京人均GDP則高居全國省會城市之首。並且,江蘇全省高鐵里程數和密度均處於全國第一梯隊,南京都市圈更是橫跨蘇皖兩省,聚合蘇北、影響安徽、輻射蘇南,這使得南京更容易拓展消費腹地。在2019年的市兩會上,南京就已經提出了「爭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試點」。

 無論是從社零總額還是人均社零總額指標來看,上海和北京都名列前茅。

 2020年,上海的社零總額為15932.5億元,突破了15000億元大關。儘管受到疫情的影響,上海仍然實現了0.5%的正增長,人均社零總額也達到了6.41萬元,僅低於南京,北京則排在上海之後,位列第三。

 人均社零總額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存在正相關關係。2020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了7萬元,北京也達到了69434元,距7萬大關僅一步之遙。儘管在七普數據之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況可能發生一些變化,但參照各城市的工資情況,北京、上海的收入水平競爭力無疑也處於前列。

 不過,同為一線城市的廣州和深圳,人均社零總額卻與北京、上海拉開了明顯的差距,均未達到5萬元,分別位列第10名和第11名。

 這或許與兩個城市外來人口佔比高有較大的關聯。七普數據顯示,2020年,廣州流動人口為937.9萬人,佔全部常住人口的比例為50.2%,深圳流動人口數量更是高達1243.9萬人,佔比也高達70.8%。

 相比之下,北京和上海的外來人口佔比分別為38.5%和42.1%,換言之,兩地有着更為龐大的本地戶籍群體。

 有不同的學者都研究過戶籍對消費的影響。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陸銘曾指出,根據他的團隊研究,一個外來人口如果沒有本地戶籍的話,在所有條件都一樣的前提下,比本地戶籍人口消費人均要低16%-20%。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首席專家蔡昉在2020年提出,如果把農民工轉換成城鎮戶口,即使工資沒有提高,都能提升27%的消費。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差距及其預期因素導致了非戶籍人口的低消費傾向。

 最近幾年來,深圳一直致力於提高戶籍人口的佔比。在不久前發布的「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深圳提出,到2025年,在冊戶籍人口超過780萬人。根據公開報道,至2020年末,深圳全市在冊戶籍人口達到587.4萬。即未來5年內,深圳將致力於增加近200萬在冊戶籍人口。

 泉州、青島、福州進入前十

 按照統計口徑,社零總額中除了個人消費外,還包括售給機關、團體、學校、部隊、企業、事業單位等社會集團的各種辦公用品及公用消費品。包括省會、直轄市在內的城市,因為有較多的機關單位、團體等,在社零總額數值上佔有一定優勢。

 一般而言,中心城市、省會城市以及旅遊城市對周邊城市乃至全國都有着較強的消費虹吸。可以看到的是,在人均社零總額排名前十的城市中,除了上海和北京外,還有南京、福州、杭州、武漢、廣州幾個省會城市。

 但在前十名的城市中,福建省的泉州排名超過了省會福州,山東省的青島超過了省會濟南。

 以泉州和福州對比來看,2020年,兩城同時邁入GDP「萬億俱樂部」,泉州為10158.66億元,福州為10020.02億元,經濟體量基本相當。

 但2020年泉州的社零總額為5228.9億元,福州為4225.6億元,按人均來算,泉州更是以5.95萬元沖進了前五名,且與福州的5.10萬元拉開了一定差距。

 事實上,泉州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40772元,略高於福州的40477元,在萬億GDP城市中遠不算突出。泉州的特色在於,實體經濟、民營經濟、縣域經濟發達,且房價較為適宜,居民在能夠安居樂業的預期下,消費意識和消費能力也隨之增強。

 中西部城市的人均社零總額整體弱于東部沿海城市,尤其是西部三大中心城市重慶、成都和西安,排名均處於較為靠後的位置。三城的常住人口分別超過了3000萬、2000萬和1000萬,得益於人口體量優勢,重慶和成都的社零總額排在全國前十,若人均消費能力有所提升,則整個城市的消費總量將有進一步擴大的潛力。

 佛山在22座城市中人均社零總額排名墊底。佛山存在與廣州、深圳類似的問題,2020年,其外來人口佔比為52.8%,另一座廣東省的准萬億GDP城市東莞外來人口佔比高達76.0%。值得注意的是,東莞、深圳、佛山和廣州也是一線、新一線城市中,外來人口佔比最高的前四名。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持續激發居民消費潛力將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重點城市在多個方面都有作為空間。這需要持續推進產業的轉型升級,切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為常住人口提供更完善的公共服務,多舉措穩房價或提供住房保障,提升居民的整體獲得感,真正減少消費的後顧之憂。

[責任編輯:程向明]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