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報告:本港未來30年需至少9000公頃土地

2021-07-08 15:05
來源:香港商報網

 土地房屋問題是廣大市民最關心的議題之一。團結香港基金今日(8日)發布新一份土地房屋政策研究報告,估算本港在未來30年需要至少9000公頃土地,惟政府的規劃僅可提供約5000公頃土地。報告指出隨着「明日大嶼」願景和新界北發展等主要工程陸續上馬,有必要開始物色下一輪的新發展區,並建議9個可予進一步研究的潛在發展區,包括洪水橋擴展區、元朗東南、北環線走廊、古洞北擴展區等,料可形成超過3000公頃的發展帶。

 本港城鎮化程度遠遜深星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題為《提速新界城鎮化 助力香港創新天》土地房屋政策研究報告。基金總幹事鄭李錦芬、基金高級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等人介紹,香港的城鎮化程度極低,只有20%陸地為規劃完善的市區,遠遜深圳的47%和新加坡的73%。基金會估算未來30年需要至少9000公頃土地;而政府目前已規劃的土地供應措施僅可提供約5000公頃土地。

 報告指出,目前嚴峻的土地短缺,源於過去20年沒有新市鎮落成;並指隨着「明日大嶼」願景和新界北發展等主要工程陸續上馬,故此有必要開始物色下一輪的新發展區。

 料可提供逾3000公頃發展帶

 報告提出9個可予進一步研究的潛在發展區,包括洪水橋擴展區(200至250公頃)、元朗東南(200至300公頃)、北環線走廊(900至1200公頃)、古洞北擴展區(25至30公頃)、古洞南及粉嶺南(400至600公頃)、新界北擴展區(350至400公頃)、林村(300至400公頃)、錦田北(300至500公頃),以及錦田南擴展區(400至600公頃)。上述潛在發展區均由現有新市鎮及已規劃的新發展區擴展而來,可在新界形成超過3000公頃的發展帶,規模不遜於香港市中心。大規模發展帶來全面的規劃,將可藉此興建新的基建,因而充分釋放零碎棕地、農地和其他未盡其用土地的發展潛力。

 報告分析,香港的發展模式和城市規劃往往無意中採用「中環視角」,不但將港島和九龍市區範圍視為核心商業區,令新界淪為「核心外圍」的城市邊陲地。報告稱當新界發展成熟,能進一步強化本港貫通中國內地和世界市場的優勢,鞏固香港區域樞紐地位。

 報告闡述,已規劃新發展區加上擬議的潛在發展區,可概括為三大發展主題,包括文化及科技走廊、現代物流與商業圈、樂活與休憩空間,與政府現時落實的發展項目的規劃意向相輔相成。(記者林駿強)

 團結香港基金報告中,提出九個可予進一步研究的潛在發展區。(圖源:團結香港基金)

[責任編輯:鄭嬋娟]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