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規模最大碳市場開市 碳交易助推碳中和

2021-07-18 01:38
來源:香港商報

 7月16日,備受外界關注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鳴鑼開市,這個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碳市場由此拉開序幕,它在為中國2000多家發電行業減控碳排放提供交易平台的同時,也為中國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注入強勁動力。受訪專家認為,在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政策組合中,精心設計的碳排放交易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全國碳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公司排放,推動綠色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未來將逐步由發電行業擴展至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等高排放行業。 

 為碳減排提供有效工具

 在持續多年虧損之後,美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終於在2020年首次實現了全年盈利,但該公司扭虧為盈並非來自於汽車銷售這一核心業務,而是得益於它向其他汽車製造商出售大量碳排放積分。數據顯示,2020年特斯拉通過出售碳排放積分獲得了15.8億美元的營業收入,遠高於2019年獲得的5.93億美元和2018年獲得的4.19億美元,同時也遠遠超過該公司7.21億美元的凈利潤。而在過去5年里,出售碳排放積分為特斯拉帶來了33億美元的收入。

 特斯拉依靠出售碳排放積分獲得收入的例子,實際上是全球不斷擴大的碳市場交易機制的一部分。在過去十幾年,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和減緩氣候變化影響,全球不少國家和地區陸續加入碳中和的大潮,建立起自身的碳市場。自2011年以來,中國先後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深圳兩省五市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地方試點工作。截至2021年6月,試點省市碳市場累計配額成交量4.8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成交額約114億元。

 經過前期的試點之後,如今中國建立了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全國碳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排放,推動綠色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全國碳市場第一個產業周期,中國發電行業重點開放單位共計2162家,覆蓋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為45億噸。

 所謂的碳交易是指將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來進行公開交易的市場機制。碳市場的運作框架是政府將先在一級市場將初始碳排放權配額以及經核證的減排量(CCER)發放給每個企業,企業根據自身的排放情況在碳市場買賣配額及CCER,企業用不完的額度可賣出獲利,而配額不夠的企業則要在市場上購買。

 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減碳行動中,碳交易市場可以作為一種市場化的輔助手段,通過將碳的排放配額和市場結合起來,不僅能降低社會總的碳排放成本,也為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碳減排的關係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目前而言,全國碳市場只在2000多家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間開展配額現貨交易。周大地認為,中國碳市場選擇從單一的發電行業入手,有着清晰的思路。一方面是,發電行業碳排放量巨大,年排放二氧化碳超過40億噸。中國超過50%的煤炭及一部分天然氣都用在發電上,發電佔中國能源的消費量的30%,碳排放量約佔能源行業的40%。另一方面,發電行業在原來的碳排放申報、核查方面比較規範,數據管理比較完整,排放數據的計量設施亦比較完備。因此,發電行業可以先做示範,以後再進一步將其它高耗能企業納入到碳市場中。

 供求關係決定未來碳價

 碳市場通過價格信號來引導碳減排資源的優化配置,推動綠色低碳產業投資,引導資金流動是碳市場的重要作用,因此,碳價的高低十分重要。從全國7個地方試點運行情況看,近兩年中國加權平均碳價在40元人民幣左右。從全國碳市場首日的交易數據顯示,全國碳市場開市首日成交量410.40萬噸,成交額21023.01萬元,成交均價51.23元/噸。開盤價48.00元/噸,最高價52.80元/噸,最低價48.00元/噸。

 參考歐盟碳市場,在碳交易推出的初期,碳價波動不大。但是隨着法規的完善,歐盟市場碳價目前相對處於較高的水平。截至7月16日歐市尾盤,ICE歐盟碳排放交易許可(期貨價格)跌0.34%,報52.73歐元(約合403.38元人民幣)/噸。

 「碳價主要受供給和需求同時影響,如果碳市場由於配額比較寬鬆,企業主體需求少,碳價就會比較低。如果減排任務量比較多,企業主體配額不夠,需求上升就會使碳價上漲。」周大地說,歐盟的碳價也曾經很低,不是一直都這麼高。不同國家之間由於市場機制不同,碳價會存在一定的差異,這既反映目前不同國家在減排方面的目標和壓力的差別,也反映市場發展的情況、技術工程價格等一系列的差異。

 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指,目前,在全國碳市場相關的制度設計中,考慮通過改進配額分配方法、引入抵消機制等政策措施來引導市場預期,從而形成合理碳價。趙英民續指,碳價都是由各自的市場機制決定,相互之間基本不存在顯著的影響。對於未來中國碳價是否逐漸與國際水平接軌,實際上是碳市場在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碳價如何銜接的問題,這需要解決一系列複雜的政策、法律、技術、標準等問題。

 至於未來中國市場碳價的走勢,據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所長、全國碳市場總體設計專家組負責人張希良估算,全國性碳交易市場上線後,碳價應不低於減排一噸二氧化碳的成本,2020年至2030年應為7美元(約合45.5元人民幣)到15美元(約合97.5元人民幣),2035年時大概上升至25美元,2050年應為115美元。當中國實現碳中和,也就是2060年時,本身排放量已經非常小,減排成本會進一步提升至超過300美元。(記者 朱輝豪)

[責任編輯:程向明]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