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社群建築 蓮花形狀世罕有 皇后山印度廟 保育不容緩

2021-07-27 14:09
來源:香港商報

 縷縷梵音,從這奇特造型的廟宇傳出,廟內人十分虔誠,向壇內供奉的神靈唱讚歌敬拜,原來這種規模的法會已多年未見。廟宇是丟空25年的粉嶺皇后山印度廟,近月其保育問題引起區內人士、尼泊爾社群等的關注,這法會的參與者也是退休啹喀兵、其後裔及關心廟宇的本港人士,他們都希望印度廟不再破落,政府能將之維修好並完善進廟道路,讓他們保留及實踐族群宗教文化。

 皇后山印度廟為香港僅有的一座蓮花形狀建築。 記者 鄭玉君攝

 1996年啹喀兵撤走後丟空

 皇后山印度廟昔日屬皇后山軍營,這軍營雖為駐港英軍營房,但駐紮了不少尼泊爾啹喀兵(Gurkhas),而印度教為尼國主要宗教,因此當1960年代軍營在建造時,啹喀兵亦在山丘上興建供奉印度教的寺廟。隨着香港主權移交中國漸近,軍營在1992年後改作警察後勤基地,啹喀兵隨之撤走,印度廟自1996年起一直空置。

 昔日皇后山軍營樓房及閱兵場地,後方山丘的建築物就是印度廟,蓮花外形一如今天所見。 Nam Sing Thapa 提供圖片

 空置後的寺廟淪為打卡人士的勝地,因其外貌獨特,由12個三角形組成,構成一個灰綠色六角形建築物,象徵印度教視為美麗及神聖的蓮花,為香港僅有的一座蓮花形狀建築。2010 年它雖獲評為三級建築,但從無展開任何保育工作。現在情況更岌岌可危,因皇后山軍營地正興建山麗苑及皇后山邨,今年下半年,兩屋苑將入伙,人口有 3 萬,有地區人士憂心會有更多人前往勝景打卡,繼而令本已殘破、鋼筋外露、植物生長的寺廟帶來更多破壞(例如涂鴉),同時公眾道路早已因興建房屋遭到拆除,現時前往路徑則崎嶇不平,人們前往容易發生意外。上半年,要求保育之聲響起,主要要求當局維修印度廟及在山麗苑旁邊設置通道往廟。

 尼泊爾人士早前舉行小型法會,前方神壇擺放濕婆神等肖像。

 退休啹喀及後裔復辦法會

 在眾多關心印度廟人士中,90 後本港青年鄧皓荃在到訪過該廟後,感受到印度廟的神聖感,認為非常適合修行,於是半年前自發在廟外小亭起小壇,早前(7月10日)更與一些退休啹喀兵、其後裔,到廟內進行小型印度教法會。鄧皓荃有研究印度教並在大學時期學習印度音樂。他說,從尼泊爾朋友處得知,皇后山印度廟丟空後,神壇雖沒有了,但留港的退休啹喀兵仍心繫印度廟,仍會間中參拜該地方。而寺廟所供奉的神原本有很多,以濕婆神為首,於是在法會舉行前一兩天,先建好壇,擺放濕婆神,其妻子及兩名兒子的肖像、法器等。

 從前十勝節,在印度廟附近空地進行血祭儀式,山羊為祭品。 Nam Sing Thapa 提供圖片

 7月10日下午2時半,由皇后山軍營建築地盤旁邊的流水響布格仔公廁起步,要花十來分鐘才到達印度廟,其實時間還可短一些,只因路途不平,要在地盤鐵絲網外旁邊的崎嶇山路走,若是下雨天,更是危險地帶。寺廟的蓮花形外貌確實一見難忘,惟已有點斑駁,想當年應是翠綠明珠,內裏亦如是,主色青藍色及副色紅色(神壇位置)已變得暗淡。眾人先在廟外小亭參拜,之後在廟內進行祈求、歌讚,跟住在廟外行火供,法會歷時約1小時。

 難忘當年十勝節血祭儀式

 出席法會的啹喀兵後代Chhetri Milan於10歲開始與父親到營居住,在1975至1977年間,在軍營度過童年歲月。他說,跟父親去廟只是做祈禱,但感覺很好,至今未忘。他這次是25年後重訪,很希望印度廟可弄好一些,有行人路到達,令所有人都可到來。另一名出席的啹喀兵後代 Judy Gurung說,皇后山印度廟是很漂亮的地方,亦很神聖,在他們的國家,參拜神靈會賜予勇氣,所以族人出戰前一定會來拜。她父親在港當啹喀兵時也到廟祈禱。她指拯救印度廟意義重大,是保存他們的文化。

 對印度廟有深厚感情的要數Nam Sing Thapa,他是退休啹喀兵(上尉),一來到廟就繞廟3次,再在小亭上香。75歲的他說,18歲時到軍營,他與隊友會按上級規定,到廟祈禱及進行宗教課。而他最難忘的,是每年舉行的十勝節(Dashain),這是尼泊爾全年最盛大的節慶,持續十天,慶祝大地女神杜爾加戰勝魔王,到節慶第九天,在港啹喀兵會在印度廟外進行血祭儀式,砍掉水牛、羊及雞的頭部,象徵戰勝魔鬼,砍一次便成功表示有美好將來,要砍兩次或更多者意謂不好。Thapa說,他在鄉下時曾砍水牛頭,但在港時未試過。Thapa仍保留了一些昔年軍營及十勝節活動的照片,印度廟能好好保存是他的意願。

 廟外進行火供儀式,右為退休啹喀兵 Nam Sing Thapa。

 全球僅兩座另一在新德里

 北區區議會上月會議已通過動議,要求古物諮詢委員會為皇后山印度廟重新評級,而會上有要求房屋署建設行人路往廟,但被該署否決。北區區議會代表早前與學者、古物古蹟辦事處代表、建築署代表,以及地政署代表一同前往皇后山印度廟實地視察。因應皇后山印度廟的破損狀況,古蹟辦及建築署會擬定合適的緊急復修方案,地政署會負責檢閱並清除廟外的雜樹。

 進廟路途崎嶇,左方為差不多完工的山麗苑。

 區議會有關議員回覆本報查詢時說,經實地視察並搜尋資料,發現此座蓮花形印度廟原來世界上只有兩座(另一座位於印度新德里),而且皇后山印度廟建築歷史更為悠久,加上獨特的建築設計及聲音效果(六角設計能令宗教用的 「頌缽」樂聲更易產生共鳴),於是開始進一步了解印度廟的歷史及狀態,希望隨着未來新界北發展,皇后山印度廟能善用既有條件,完善印度廟一帶周邊配套,好好協調印度廟與附近社區的生活形態,將印度廟打造成為世界性景點,促進北區的經濟、旅遊發展。希望有關當局能盡快檢閱北區區議會的提案及動議,為皇后山印度廟建設完善、安全的行人路。(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責任編輯:程向明]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