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
如果說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經濟社會发展是一本厚重的書,那麼「經濟特區」無疑是其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故事的「主人公」正是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等幾個省市。
從上世紀80年代在廈門主抓經濟社會发展工作,到近年來多次赴深圳、珠海等經濟特區考察調研,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十分關心、支持經濟特區发展,並對未來給予厚望:「經濟特區不僅要繼續辦下去,而且要辦得更好、辦出水平。」
廈門演武大橋沿線及鼓浪嶼。(拼接照片,2017年8月24日攝)
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批準《廣東、福建兩省會議紀要》,將此前的「出口特區」正式改名為「經濟特區」。同年8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批準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置經濟特區,並通過了《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這標志着中國的經濟特區正式誕生。
廈門,這個昔日在福建省偏居一隅的海防小城如同一條小船,被推進了改革開放的大潮中。
1985年,尚在大潮中搖曳的廈門迎來新一任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習近平。
在那個年代,大家只知道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但以什麼為目標、要改到什麼程度,並沒有明確答案。答案只有在實際建設发展過程中去積累、總結。
廈門三年,習近平牽頭推動金融體制改革,廈門於1985年11月成立了我國第一家中外合資銀行——廈門國際銀行;習近平分管廈門航空公司,為這個我國第一家合資經營、企業化運作的航空公司爭取了各種发展的有利條件;習近平還发動人民群眾為城市发展建言投稿,組織十几家單位、100余位專家學者實地調研,領導制訂了《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发展戰略》,這個发展戰略也是中國地方政府最早編制的一個縱跨十五年的經濟社會发展戰略規劃……
在調離廈門去其他地方工作後,習近平依舊關注着廈門經濟特區发展。2002年6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的習近平赴廈門調研時指出,廈門要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間,擴大經濟发展腹地。
2017年9月,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在廈門舉行。習近平主席不僅盛情介紹了廈門這座充滿活力的創新創業之城,還真誠、自信地向世界分享:「事實證明,全面深化改革的路走對了,還要大步走下去。」
深圳大沙河兩岸,高科技企業雲集,生態環境優美。(無人機照片,2020年1月7日攝)
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廣東省深圳、珠海等地考察調研。作為党的十八大後第一次國內考察,總書記的「廣東之行」正是向世界宣示中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決心和信心。
深圳經濟特區不負眾望,繼續发揚「拓荒牛」精神,2019年人均GDP達到20.3萬元;GDP總量達2.69萬億元,位於世界城市发展前列;常住人口超過1300萬人,擁有華為、招商、平安等多家世界500強企業……
2018年,正值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總書記又一次來到深圳、珠海等地考察調研。
總書記在此次考察調研期間說:「實踐證明,改革開放道路是正確的,必須一以貫之、鍥而不舍、再接再厲。」他同時對深圳特區提出新要求,希望深圳在共建「一带一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水平參與國際合作方面发揮更大作用。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发《粵港澳大灣區发展規劃綱要》;同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正式发布。
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央重磅文件為深圳等經濟特區快速发展带來历史機遇;如今,中央重磅文件再次出台,已屆「不惑之年」的經濟特區將擔負起新的、更高要求的國家使命。
海南三亞亞特蘭蒂斯度假區。(無人機照片,2020年4月4日攝)
經濟特區建設,是中國堅定實施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40年來,世界透過經濟特區開始了解中國,中國也由經濟特區開始,深深地融入世界。
今年在疫情沖擊下,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為原則部署全國疫情防控工作,密集赴各省市考察調研,實地了解復工復產情況,並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发展格局。
7月,我國經濟運行繼續延續穩定恢復的向好態勢,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其中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分別實現9.8%、13%的較快增長;外貿形勢同樣好於預期,全國進出口同比增長6.5%,其中出口增長達10.4%,實現連續4個月同比增長……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剛剛結束安徽之行後,又於8月24日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
「新发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總書記直擊要點並指出,「要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四十多年改革開放,「不惑之年」的經濟特區要以「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精神,繼續邁向「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发展的新階段。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
香港商報2020-08-26
香港商報2020-08-26
香港商報2020-08-26
香港商報202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