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20-09-28 10:54
隨著國家商業航天政策密集出台和立法進程加速,近年來國內商業航天活動進入发展快車道。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業內人士認為,在衛星互聯網被納入我國通信網絡基礎設施新基建情況下,商業衛星制造、发射、運維,以及「衛星+」等產業將迎來融合发展機遇。
從更高緯度構建信息傳輸平台
「公司第一個項目是借助已有衛星服務的一款航天管理小程序。第二個項目規劃发射三顆小衛星,建立自己的星座,開展霧霾監測服務。」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商業航天產業國際論壇上,西安中科天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偉剛告訴記者,他們希望通過這個星座項目參與到「大健康」產業服務中。
商業航天是世界航天发展熱點領域,國內商業航天活動近几年发展也十分迅速。商業航天活動不僅是中國航天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還將逐漸成為行業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記者從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了解到,近年來小衛星等商業航天產品逐漸成為市場熱點。
「2019年底,全球在軌活躍衛星數量比2018年增長17%,達到2460顆。」北京軒宇空間科技有限公司IC事業部副部長郝王松說,近十年商業航天產業发展迅速,2019年整個太空經濟增長到近4000億美元,商業航天約佔80%。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科技委秘書長潘軍介紹,2013年以來,我國運載火箭发射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了24%。截至2019年末,我國總計在軌運行衛星約350顆,2019年发射約80顆,其中微小衛星发射佔比高達67.5%。「保守估計,未來5至10年國內商業小衛星发射需求量將超過4000顆,制造需求也將隨之出現‘爆发式’增長。」
未來,移動終端通信、熱點信息推送、寬带互聯網接入、導航增強、物聯網、航空航海監視等衛星主要應用領域,市場需求仍將進一步爆发。
「衛星互聯網地面應用產品,將更快更多地涌入我們生產生活方方面面。」北京九天微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振興說,互聯網使全世界更緊密聯結在一起,但只覆蓋了20%陸地和很少海域面積。進一步實現整個經濟社會全球化,需依靠從更高緯度來構建空間信息傳輸平台。
布局商業衛星全產業鏈
「國內外商業衛星的制造計劃已超過6萬顆,規模化的建設需求將推動衛星產業鏈快速发展。」國科航升(北京)空間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洪峻說,今年國家明確將衛星互聯網納入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范圍,這也將進一步促進國內商業衛星產業发展。
業內人士表示,商業航天以及太空經濟快速发展,對衛星制造、火箭发射、衛星應用提出了迫切需求,給商業衛星全產業鏈发展带來巨大機遇。
「預計到2025年左右,國內共需发射商業衛星百余次,年均发射量達30余次。」北京中科宇航探索技術有限公司總體設計部總經理史曉寧表示,商業衛星壽命一般為3到5年,僅已有星座補網,也有不小的发射需求。
「‘星鏈’已經发布600多顆衛星,未來三年將是國內衛星互聯網產業基建期,也將是運營和終端應用爆发期。」張振興判斷,衛星的研制、終端產品研发、新基站建設將是這期工程主力。據介紹,九天微星已在國家互聯網工程任務中中標船載和車載兩款終端產品研发任務。
潘軍分析,從國內目前情況看,火箭產能趨于飽和,出現有星無箭、多星少箭情況;以星網工程等為代表的新興大型低軌星座加速建設;「文化+應用」快速興起发展,航天影視、航天文化衍生品、太空娛樂、太空旅游等方面得到了市場關注。「這都將加速微小衛星制造、发射產業发展和地面應用等業務新嘗試。」
據悉,目前國內商業航天參與企業已經超過百家,主要集中在发射服務和衛星系統兩大領域。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商業小衛星制造、发射需求興旺,商業航天參與企業產業发展方向也將從「單純的衛星運營」向「運維+服務+跨界」過渡。
李洪峻表示,商業航天要求高可靠性、高性能、長壽命、低成本的空間產品設計研发與技術服務。規模化的星座建設,以及商業衛星的運營,對衛星的制造和全產業鏈融合发展带來新機遇、新挑戰。
「這需要全產業鏈參與,讓技術創新和產業爆发互相促進。」李洪峻表示,整個行業需考慮通過全產業鏈布局,跨界融合構建產業鏈生態,來實現拓展服務、降低成本。
加速「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
「衛星設計標准各自為政,影響商業衛星產業快速发展。」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发射服務專家周媛英表示,如從提高商業衛星发射效率、降低成本的角度說,除需要发射單位運載火箭和发射技術創新,還需要商業用戶或衛星研制單位從產品設計時就要有明確標准,提早考慮到和火箭兼容等協作問題。
在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業內專家表示,迎接商業航天市場爆发的機遇和挑戰,需要政府和業界共同发力,加速「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實現全產業鏈協同发展。
南京英田光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子元認為,從商業衛星運營降成本角度來說,需要業內協作加速各項標准統一進程。目前,國內相關機構已經在努力嘗試統一標准,但仍需更多商業衛星領域企業加強協作意識,盡快形成業內統一標准。「比如激光通訊里面分成几個標准化模塊,實現標准化可带來70%成本降低。」周子元說,相關電子元器件選型升級乃至批量生產原理並不復雜,但形成商業航天可信可用產品單靠任何企業來做都很困難。
星河動力(北京)空間技術有限公司CEO劉百奇等還表示,商業衛星產業发展關鍵在于控制成本,這需要技術創新和產業爆发互相促進。各領域通過跨界融合構建產業鏈生態,來實現拓展服務、降低成本。
業內人士還表示,面對衛星互聯網的應用,還需要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加大投入。星河產業集團常務副總裁閻鏡予表示,如衛星通信服務和遙感服務最大的區別在于,「打一顆星」就可以實現遙感服務,但這對于通信服務來說沒有意義。這類需要以衛星組網為前提,基礎工程投入大產業发展,需要政府做出前瞻性決策、加大基礎設施投入。
國家航天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余琦等認為,新興產業的培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多渠道協力配置資源。如目前軌道頻譜資源稀缺、國際資源分配規則仍存不合理現象等情況,也呼喚激光通信領域新型彎道超車技術研发、商業航天的領軍人才培育等。
香港商報2020-09-28
香港商報2020-09-28
香港商報2020-09-28
香港商報20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