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新網
2020-09-30 09:38
據中新網報道,近日,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活動(以下簡稱2020京杭對話)在北京舉行。
圍繞「運河上的京杭對話,共建共享新未來」主題,2020京杭對話舉辦了「1+8+N」項活動,即1個主論壇暨開幕式、8項主場活動,以及來自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的N場主題活動,兼具國際性、開放性、群眾性、創新性和傳播性特色,發揮京杭兩端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的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突出展示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成果,提升了中國大運河文化帶的國際影響力。
「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活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大運河重大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生動實踐、共建共享平台,是一場大運河的文化盛宴、文化盛事。」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徐和建說。「運河南北兩端的京杭兩座城市、沿河兩岸的城市,京浙杭揚黨政領導、業界學界專家學者、文學藝術名家大家、新聞媒體老總大咖等各路精英依託京杭大運河這條文化長廊,按照1+8+N整體架構,集中開展交流研討、文旅推介、藝術雅集和媒體論道等形式多樣的主場活動。各項活動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通過多地、多點、多方聯動,2020年京杭對話突出展示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豐富成就,努力推動大運河的共建共享,促成朋友圈擴大、認知達共識、文化出精彩、產業有落地、傳播新亮點的五大成果,對於帶動運河沿線城市發展、推動中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具有積極意義。」
成果一:朋友圈再擴大,「京杭對話」影響力再提升
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國新聞社在2019年首屆京杭對話中共同創建四方合作機制,共同推動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和利用步入「快車道」。
大運河文化帶的保護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在2020京杭對話籌備階段,北京積極聯絡大運河沿線城市和大運河文化相關組織機構,通過多次調研走訪,最終讓「京杭對話」的「朋友圈」再擴大。
9月23日,在「2020京杭對話」主論壇暨開幕式現場,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國新聞社以及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簡稱WCCO)共同簽署了「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五方合作機制框架協議」。
吸納WCCO加入「京杭對話」合作機制,意味著「京杭對話」活動規模進一步升級,更重要的是,「京杭對話」合作機制進一步擴大與完善。五方將通過主辦京杭對話、定期開展運河沿岸媒體採風、不定期聯合舉辦京杭大運河影像展等方式,彰顯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的合作共識,多平台、多渠道加強運河沿岸的城市合作,挖掘與傳承運河文化,共同講好大運河故事。
「五方合作機制的建立只是京杭對話『朋友圈』擴大的開始,『京杭對話』是一個開放的平台,歡迎更多運河城市加入。我們也會努力把『京杭對話』打造成一個窗口,向世界展示中國運河城市的獨特魅力。」徐和建說。
成果二:認知達共識,發布共建共享倡議
中國大運河縱貫南北,在廣袤土地上流淌了2500多年,是寶貴的世界文化遺產、中華民族標誌性工程,其衍生的大運河文化成為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串聯起華夏兒女的情感與共鳴。
如何將這份共鳴與大運河文化帶的傳承與保護相結合?合作共建是2020京杭對話上智囊團們達成的共識。2020京杭對話中,「運河文化名人對談」「千年運河中外媒體大直播及媒體論道」「數字大運河:文化遺產的價值闡釋與展示專題論壇」「中國大運河智庫論壇」發布「1+3」研究成果,以旗艦報告《國家戰略視野的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趨勢》為引領,配套《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的政策協同》《雙循環背景下北京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著力點》和《「十四五」時期北京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前瞻》,是國內首次發布,獨家、獨立呈現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客觀態勢和願景;現場正式揭牌「中國大運河智庫聯盟北京城市副中心發展研究中心、服務貿易發展研究中心」……來自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以這場跨越南北的對話為契機,在「新時代下共建共享運河新未來」的合作共識上,為運河沿線經濟、社會、自然、生態、民生等方面的發展出謀劃策,為運河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運河上曾經熱鬧而繁忙的漕運景象已被折進歷史的書頁,但作為連接南北文化的紐帶,大運河文化帶的影響力並未消退,而是在新時期有著更強的凝聚力。」徐和建表示,文化興、國運興,新時代運河兩岸的面貌和人們的生活,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每個人都是運河文化的親歷者、見證者和守護者,也是共建共享運河文化的創造者。
「運河文化的傳承發展,離不開全民的共同參與」,徐和建表示,2020京杭對話組委會向全社會發出的《共建共享大運河文化倡議》,構建起號召全民參與運河共建的橋樑。倡議從加強運河保護、永葆運河活力;傳承運河文化、攜手共築大運河文化共同體;用好運河財富、永續運河魅力;推動國際交流、推動中國大運河「走出去」;帶動全民參與大運河共建、共享新未來五方面,號召全社會共同參與到大運河文化帶的保護、傳承和利用中,讓千年文脈奔流不止,讓運河文化生生不息。
成果三:文化出精彩,千年運河文化多維度展現運河背後的民族精神
在2020京杭對話上,成功舉辦了「鑑古藏今共建共享千年運河」系列主題展,包括京杭大運河圖片圖書展、杭州文瀾閣四庫全書原件重返北京展、「通衢之州水陸都會」檔案展、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杭州段展、「千年運河歷久彌新—中國大運河文化帶手機影像大賽」優秀作品展、WCCO有關成果展等,參展者通過圖片、書卷和文物,深刻感知源遠流長的運河文化內涵。在本次系列主題展覽中,浙江圖書館鎮館之寶文瀾閣本《四庫全書》重返「誕生地」北京,更是引起人們對博大深厚中華傳統文化和千年運河文化長流的共鳴。
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清乾隆雲龍紋有束腰三彎腿紫檀羅漢床等明星展品紛紛現身在中國園林博物館,以文物為載體的《園說II—頤和園建園270周年文物特展》,匯集了各類文物208件/套、資料品190件/套、時間跨度超過2000年的展品,近六成珍貴展品首次「走出園牆」面向公眾展出。頤和園與大運河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大船塢、繡漪橋等歷史古蹟和繡漪閘、二龍閘等保存完好的大運河水利設施,在這場文物特展中通過頤和園與大運河之間的水系脈絡精彩呈現。深入大眾、震撼人心的特展,凝聚著中國人民偉大智慧和勇氣,讓參觀者更加深刻了解古運河的千年文脈。
拼搏、交融、繁榮、希望……這些大運河留下來的精神財富,被運河人一代又一代地傳承。在北京通州大運河畔,運河人的質樸、善良與堅韌,流淌在北京物資學院青年學生原創舞劇《運》的表演中,無論歲月如何變遷,這些閃光匯聚在運河精神的光芒里,靜靜守望,熠熠生輝,也將代代傳承、再鑄輝煌。
古琴音律曲韻流觴,一筆丹青聯通古今。來自北京、浙江、杭州、揚州四地的藝術家,齊聚大型仿古畫舫「通運號」,在運河之上舉辦「京杭風韻」雅集活動,南北文化名家共聚一堂,深入交流,充分展示了書畫、舞蹈、戲曲等南北交融魅力。
長期以來,大運河滋潤了南北兩岸的文化發展,它的流經之地,既鍛造出江南水鄉的風韻和北國風光的壯美,也澆灌出「詩書酒畫」的藝術風情。「當下我們探討大運河文化的當代價值,有很多載體和角度,詩書酒畫是探討和挖掘運河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巧妙角度,深入理解大運河文化的深刻內涵,為沿岸城市相關產業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如何把這些多元化的文化形態落在實處,傳承並發揚光大,是我們聚焦『一河水、一脈情』進行深入探討的關鍵」。徐和建指出。作為本屆「京杭對話」的收官活動,在「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南北對話論壇」上,名家學者共論千年運河的詩書酒畫,掀起了系列活動的又一高潮。
如何擦亮這張「文化名片」,建設文化之河、生態之河、發展之河、融合之河?如何將千年運河打造成為宣傳中國形象,展示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彰顯文化自信的亮麗名片?徐和建表示,要深刻認知大運河的文化內涵,從遺產保護和文化挖掘上下功夫,多角度全方位解讀運河文化。2020京杭對話藉助多種形式,煥發了大運河文化帶的活力,多維度展現了運河的人文之美、生態之美、發展之美。希望今後可以創作更多蘊含大運河文化精髓的精品力作,讓這條豐沛的文化之河流向下一個千年,滋養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
成果四:產業有落地,推動運河沿線產業落地,為運河文化發展增添新動能
運河文化發展離不開產業支撐。北京市高水平推進四個中心建設,在本屆「京杭對話」中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積極推進2020京杭對話產業成果落地。
「我們要將『京杭對話』的成果落到實處,有產業成果支撐的文化建設,才更具生命力和可持續性。」徐和建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2020京杭對話開幕式現場,各方共同見證了基於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產業成果發布和簽約——中國大運河文化帶文化金融產品發布和《北京浙江文旅高質量發展合作框架協議》簽約。
近年來,北京文化金融市場規模全國領先,持續活躍。文化與金融互聯互補、相互促進,構成了首都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正是借鑑了文化金融的「北京經驗」,本屆「京杭對話」發布中國大運河文化帶文化金融產品,這是北京、浙江兩地首次聯合發布大運河文化金融專屬產品。活動現場,北京銀行和杭州銀行共同發布了「運河帆影」「京杭通惠」兩款文化金融產品,成為大運河文化帶發展的「金融動能」,將持續為其注入了金融「活水」。
為振興疫後運河文化的交往互動,本屆「京杭對話」以文旅產業為抓手,在活動現場簽訂了《北京浙江文旅高質量發展合作框架協議》(簡稱「京浙文旅戰略合作協議」)。未來京浙雙方將堅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雙贏、共謀發展」的原則,利用各自文化旅遊的優勢資源,全面促進兩地文化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再添產業「新動能」。
2020京杭對話是一次行動力極強的盛會。在京浙文旅戰略合作協議簽約當天,北京及全國遊客便在頤和園欣賞了一場名為「詩畫浙江」的文旅盛宴。今年恰逢頤和園建園270周年,以杭州西湖為建設藍本的頤和園與杭州、浙江各地市文旅項目的近距離互動,續寫了一段大運河兩端的人文佳話,「詩畫浙江」文旅周活動在頤和園的昆明湖上開啟,現場發布了價值5億元的旅遊消費券,為民眾「十一」出遊送出大禮包、大福利。
成果五:傳播新亮點,推動千年運河走向世界
大運河生動記錄著國脈的世代賡續,傳承著中華民族的璀璨文明,挖掘更多大運河的故事向全世界傳播,亦是2020京杭對話的新探索。
2020京杭對話開幕式現場,多位國際組織負責人、運河專家及國際名人通過視頻方式表達了對中國運河文化的認同,並將共同助力中國大運河文化走向世界。
「隨著時代變遷,大運河的職能與文化內涵也在發生變化。移動互聯網時代,藉助新型傳播手段,大運河文化的國際傳播進入了『黃金時代』」,徐和建說。
作為2020京杭對話的重要主場活動之一,「千年運河」中外媒體大直播及媒體論道活動,就通過40餘家中外媒體的線上直播,將運河專家學者與資深媒體人泛舟於運河之上所見的美景,與暢談新時代運河文化等精彩觀點實時對外傳播,並同觀看直播的觀眾開展留言互動,新的傳播方式讓世界一同感受著運河文化傳承的「中國智慧」,中國運河與繁華都市的共融共生。「詩畫浙江」文旅周現場,無論是衢州「邵永豐」麻餅製作、台州溫嶺大奏鼓、金華《烏龜端茶》,還是西子湖畔的「人文風景線」、杭州西湖女子巡邏隊,都通過時下流行的「Vlog」視頻多平台傳播,讓無法在線下參與活動的觀眾,在「線上」見證頤和園與西子湖的「隔空重逢」,為古老運河文化元素的傳播增添新意。十里藕花香不斷,晚風吹過步糧橋,在「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大V東城行」主題活動中,十餘名網絡名人及媒體代表走進玉河遺址公園和雨兒胡同,看「水穿街巷」,訪雨兒人家,品老胡同新老建築共生、新老居民共生、文化共生,用手機拍下最美運河,領略運河文化底蘊,感受老城保護更新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融合發展。
2020年是中國大運河成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第6個年頭。6年來,這張中國國家文化名片不斷被擦亮,古老的大運河日益煥發出勃勃生機。這場凝聚中外媒體力量和多種傳播形式的2020京杭對話,讓大運河文化帶藉助新的表達方式,煥發奪目光彩。
2020京杭對話已經圓滿落幕,據主辦方介紹,活動已進入總結期,將收集各方反饋與建議,為下一屆「京杭對話」的舉辦提供經驗、做足準備。
香港商報2020-09-30
香港商報2020-09-29
香港商報2020-09-29
香港商報20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