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香港商報
2020-10-19 14:03
大眾對於5G的認知在於通訊網絡層面,其實5G是能夠改變社會的新科技,何止是網速加快,令玩遊戲、看電影更流暢那麼簡單。5G可以幫助遙距視頻、音訊、圖像高速傳輸,建設網絡「高速公路」,甚至幫助實現遙距醫療。 記者、攝影:洪嘉禧
部分圖片:受訪者提供、新華社
5G應用特性是「高速率、低時延、大連結」, 5G傳輸速率較4G提升十倍以上,時間延遲縮短至一毫秒,同時每平方公里能連結上百萬個裝置。5G應用在醫療層面,能幫助縮短醫生、病人之間的距離。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通訊技術副總裁莊哲義博士在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在新冠病毒肆虐期間,市民盡量避免到診所求醫,以免受到感染。因此,醫生也多了透過電話、視像通話等遙距醫療方式診治病人。遙距醫療主要為患者節省了交通時間,而且在疫情下降低醫院內交叉感染的風險。現時在大城市,4G已可做到基本的問診服務,若配合5G的高速及大量傳輸數據,更能凸顯在地廣人稀的地區,又或落後地區的醫療服務或應急救援工作的方便。」
檢測資料即傳即到
生活在香港此等大城市,看病十分方便,一般住所附近都有診所,但即使是先進國家,在鄉村地方,醫療資源仍是較為匱乏,莊博士表示:「僻壤並不缺醫院,缺的是醫生,尤其是專科醫生。在偏遠地區要進行檢測,可以安裝檢測儀器及派基層醫護人員前往協助,但完成後數據需要傳回大醫院進行分析,使用4G傳輸速度就太慢了。以癌症篩查為例,單是一個病人的影像資料,傳輸時間已經要一、兩個小時,如果使用光纖則需要鋪設大量的傳輸線。若然使用5G,只需要在一定範圍內安裝基站,就可達到即時傳輸。透過近端儀器進行檢測,再傳送給醫生,醫生在遠端可立刻看到相關資料,病人甚至在即日已可拿到檢查結果。」5G時代的遠距醫療,透過即時回傳醫療影像,讓診療不再有距離。在救援工作方面,5G也能幫助緊急救援,莊博士解釋:「應科院一直有提供4G緊急醫療服務,如在地震時,可臨時放出氣球基地台,覆蓋某部分地方的訊號。進入5G時代,更能傳輸超清晰的畫面,以香港人喜歡行山為例,如果發生意外需要搜救,可派出救援直升機拍攝山上畫面,由總部人員透過擴增實境(AR)或高清畫面觀察山上情況,提高搜查的精準度,以防看漏求救的人,甚至能派機械人到偏遠的山區救助。」
智慧機械可望互聯互通
一般醫院除了有面對病人的「前線醫生」,還有「病理醫生」,他們是臨床醫生的「參謀」,負責對患者的醫學影像數據進行檢驗,幫助醫生作出診斷。雖然不是直接面對病人,但「病理醫生」的工作也十分重要。應科院網絡安全、密碼與可信技術主任工程師王陸對記者表示:「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對疾病篩查與診斷的手段越來越多樣化,每一次檢查都伴隨大量醫學數據,其中有超過80%的數據是醫學影像數據,例如X光、電腦斷層掃描(CT)、磁力共振(MRI)等。這些醫學圖像如果全靠醫生用肉眼檢查,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也會令醫生的工作量超出負荷。」隨?5G網絡發展越見成熟,令「物聯網」(IOT,即物件與物件之間利用網絡互相溝通)可進一步落地,使智慧機械可以互聯互通,做到即時感知、測量和傳遞患者資訊,同時也帶起移動醫療的趨勢,以智慧穿戴設備結合雲儲存、人工智能等技術,病人身體的健康資料會被記錄下來,通過雲端大數據庫分析,對患者健康情況作判斷。日後只要相關的醫療配套軟硬件產品能夠同步升級,便能在醫學界充分發揮5G的技術優勢。
為遠距手術提供支援
5G技術也讓人聯想到遙距手術的可能性,相隔千里的患者,透過醫生遙距操作機械人進行手術,5G網絡的高速、穩定和低時延,能全面提升遙距手術的安全性。2019年,中國聯通透過5G網絡與遠在50公里外的福建醫科大學連線,讓身在聯通公司的醫生遠端操控手術機械人,將小豬的肝小葉順利切除。不過,回歸現實層面,即使技術可行,病人又是否願意承擔遙距手術的不可預知風險?莊博士認為,遙距手術還有很多因素要顧及:「遙距手術是一個終極目標,更需要克服的是病人的信心,有誰願意把生命交給一台機器?建設完善的5G設備後,較有可能發生的是本地專家與遠程專家協同手術,由遠端的醫生指示當地醫生進行手術,提供遠距支援。醫生在開刀時經常會遇到突發狀況,手術支援可幫助動刀醫生判斷當下的處理方式。有了5G後,不在現場的醫生也可進行遠距支援,讓較有經驗的醫生發號施令,再由擅長執刀的醫生進行手術,提升手術準確度。雖然遙距手術不容易成真,但在前往目標途中,整個醫療系統也會不斷進步。」
5G技術促進醫療技術發展,為龐大的病理數據與資料提供了高效的傳送速率,配合物聯網和人工智能賦予機器智慧,能輔助醫生作出判斷,提升工作效率。在這之前,當然需要建設完善的5G網絡,醫療機械也須升級,才能充分發揮5G「改變世界」的優勢。
遙距問診 疫下新常態
要實現遠程複雜手術等遙距醫療願景,仍需漫長時間解決配套問題,其實遙距問診(Telemedicine)服務,已經融入了現實生活之中。疫情催促無接觸經濟模式高速發展,在科技協助下,亦推動了遙距醫療服務,這種反傳統的「睇醫生」方法,透過視像、電話或即時通訊軟件協助醫生診症,讓市民足不出戶也可接受醫療服務,並可幫助醫生檢查慢性疾病。
遙距醫療為患者提供一個額外的選擇方案,節省了交通時間,也降低了醫院內交叉感染的風險。香港中文大學醫務中心家庭醫學專科醫生趙志輝在接受訪問時表示:「慢性病和毋須檢查疾病的病人都適合遠程診症,如高血壓、糖尿病、喉嚨痛、皮膚病、輕微情緒病等。目前醫務中心會安排病人遠程覆診,這些病人已經向我求診多年,建立了醫患關係。至於新症,則仍會安排面對面會診。之前一位中年女士出現頸腫及喉嚨痛等問題,我透過視像診症觀察扁桃腺,能看見扁桃腺紅腫、發炎。我也請患者自行按頸部腫脹處,根據痛或不痛、硬或軟,又或有沒有發燒、頭痛、咳嗽等問診了解症狀,從而判斷病情,患者其後可直接取藥。除非嚴重情況,例如喉嚨含膿、變白,有大量細菌積聚等,才須找專科醫治。」現階段遙距醫療並非適用於任何情況,首次會診還是需要面對面,讓醫生能深入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而使用遙距醫療的病人仍須到醫院或診所取藥。
收費方面,線上看診與會診收費有可能不相同,由醫生因應每宗病例的情況而決定診金。遙距醫療縱然並非適合所有醫療狀況,但它可降低醫療服務成本,減輕病人互相感染的風險,在疫情下已逐漸成為新常態。
AI自我學習助篩查
5G技術配合人工智能(AI)應用在醫學界,可望使病人早篩、早診、早治。預防癌症最有效的方法是進行篩查檢測,以子宮頸癌為例,醫生從患者子宮頸提取少量細胞樣本做成抹片,通過數碼掃描儀形成圖片,由病理醫生在電腦上檢查是否有異常細胞。應科院網絡工程師王陸表示:「應科院研發的子宮頸癌篩查病理管理系統,其人工智能會為醫生提供識別輔助,使篩查時間由10至15分鐘縮短到3分鐘。這技術可以掃描抹片上每個單個細胞,過濾出惡性區域,為醫生敲定要檢查的範圍。與受過訓練的醫生相比,人工智能甚至可檢測出更多的惡性腫瘤區域。5G除了能增強圖像質量,輔助醫生診斷,它也像數據的高速公路,為電腦輸入海量數據,幫助人工智能自我學習和進化,以進行更精準的分析。」
AI膠囊內視鏡
王陸並與記者分享了應科院研發的膠囊內視鏡技術:「膠囊內視鏡具有遙距診療的特性,它不須插管、麻醉,患者將內置攝錄鏡頭的膠囊吞服後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它主要檢查消化系統疾病,特別是小腸。目前病人吞服膠囊內視鏡後,須身穿一部記錄儀,圖像數據從膠囊傳輸到記錄儀存儲,當膠囊排出體外後,病人要到醫院讓醫生取回記錄儀,再將數據上傳至電腦進行分析。」藥丸膠囊內視鏡技術多年前已經出現,現時配合5G有什麼突破性發展?王陸解釋:「針對以往膠囊內視鏡的不足之處,配合5G能傳輸更高清的畫面,提高影像的清晰度,進一步降低誤診及漏診。每個使用膠囊內視鏡的病例,會收集大約10萬張圖片,以每秒25幀的速度播放,也要約1個多小時。醫生檢查圖片容易漏診,利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技術,能對圖片作篩選,去除視頻中的大量冗餘,因為有時候膠囊卡在同一位置會產生多餘圖片,而且現時的膠囊更是可控的,能輔助定位。系統也具有識別病變功能,挑選出的關鍵圖片及信息呈現給醫生再作診斷。通過5G,未來可能甚至不須要使用記錄儀,讓膠囊系統對捕獲的圖像進行即時檢測,發現問題後即時將相關信息發送到醫生手機端,及時進行救治,有效改善診治流程和效率。」
香港商報2020-10-18
香港商報2020-10-17
香港商報2020-10-17
香港商報20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