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2020-12-09 18:31
北京正南,橫跨京冀的大興機場剛剛「展翅」,兩地就馬不停蹄謀劃150平方公里的臨空經濟區;北邊,「綠色」項目頻頻落地張承生態功能區,北京張北雲計算產業基地引導北京大數據產業鏈的部分環節向張北匯聚;東邊,城市副中心站綜合樞紐正拔地而起,京唐城際、京濱城際等多路軌道交通大動脈將由此發出;西邊,北京與河北等地攜手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推動形成永定河河流生態廊道建設長效機制。
這東西南北的蓬勃景象,顯示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腳步越走越快、越走越穩。
在12月8日舉行的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場上,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協同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李文紅介紹,「十三五」以來,北京始終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發揮「一核」輻射帶動作用,持續增強與津冀協同聯動,重點領域協同發展取得積極進展。在即將到來的「十四五」,三地將攜手把京津冀打造成我國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
交通連起來:首都環線高速將全線繞出北京
京台高速、京秦高速、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通州-大興段)……這些高速公路都曾被打上「斷頭路」的印記。最近5年,三條高速路北京段相繼打通。路通了,三地人員往來產業協同就更順暢了。
交通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率先突破的重點領域。「『十三五』期間,以軌道交通為骨幹的多節點、網格狀、全覆蓋區域交通網絡不斷構建。」李文紅說。來自市交通委的數據顯示,過去5年,京台高速等8條高速公路先後建成通車,預計到今年年底,全市高速公路總里程將達到1174公里,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一批新項目也「在路上」:京雄城際是連接北京與雄安新區的重要動脈,北京段(北京西站至大興機場站)已於2019年9月開通運營,預計今年年底全線通車;京雄高速北京段(市界至六環)也正在加快建設,預計2021年底建成通車;京雄城際、京雄商高鐵、雄安至大興機場快線建設項目正在推進。
「本市正在積極推動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全線繞出北京。」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容軍介紹,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結合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深入落實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需求,首都地區環線東南部繞出北京境內已經提上議事日程。
首都環線高速公路環繞首都、連接多個縣市、有效串聯多條放射高速公路和多條國道、省道,線路全長900多公里。其中,已經建成通車的穿北京區域路段(通州大興段),總長38公里,2018年7月建成通車,主要功能為貨運通道、過境交通。
去年5月,京津冀三地交通部門共同簽署了首都地區環線局部路線調整方案,利用已建國家高速公路和津冀代建路段來替代北京市域內路段。今年6月,三地交通部門簽署了首都環線高速公路替代路線的接線協議,並且同意共同納入到各自的「十四五」規劃中,加快推進建設。
產業串起來:一般製造和污染企業退出2154家
看得見的是交通大動脈,看不見的則是愈發緊密的產業鏈。市經信局新聞發言人任世強說,「十三五」期間,三地產業發展活力持續增強,區域協同創新發展成效持續顯現,區域協作水平持續提升。
「減法」上,北京制定實施了全國首個以治理「大城市病」為目標的新增產業禁限目錄,「十三五」期間退出一般製造和污染企業2154家,退出企業主要集中在機械製造、建材、化工等行業;「加法」上,加快科技創新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等10個高精尖產業發展,產業發展綜合實力持續提升。
放眼京津冀,三地產業協同總體設計不斷強化,發展平台載體加速建設,來自北京的大項目越來越多在河北、天津落地:在北京(曹妃甸)現代產業發展試驗區,首鋼、金隅等12家市屬重點企業紛紛落子,重大項目的植入為曹妃甸發展注入新動力;北京張北雲計算產業基地,5個項目已投入運營,簽約項目22個,產業集聚效應凸顯;灤南(北京)大健康國際產業園,已簽約項目50個,有19家北京企業在當地取得分公司或子公司營業執照……
今年突發的新冠疫情,考驗著京津冀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的水平。任世強介紹,今年以來,京津冀三省市建立疫情聯防聯控聯動工作機制,三地經信部門在信息互通、疫情防控物資供應、企業復工等方面,相互支持、精準施策,累計為本市企業協調解決津冀地區300餘家配套企業復工復產相關問題,有力保障了產業鏈運行。
環境美起來:三地將完善水污染防治聯動機制
讓百姓感受更明顯的是,京津冀三地空氣質素實現明顯改善。
數據顯示,京津冀地區2019年的PM2.5平均濃度與2015年相比下降36%,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從2015年的80.6微克/立方米降到2019年的42微克/立方米,2020年1至10月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再降至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
在這背後,是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區域協作機制的不斷完善。市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劉賢姝介紹,「十四五」時期,三地將進一步深化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完善空氣重污染聯合預報預警機制,加強重污染天氣應急聯動,共同做好空氣重污染應對。此外,三地還將推進重點流域聯保聯治,完善區域水污染防治聯動機制,針對重點流域持續開展水質聯合監測,深入推動流域共治;加強環境執法合作,鞏固京津冀三地交界地區生態環境部門執法聯動機制,以大氣和水污染防治為重點,合力做好交界地區環境治理和生態管控。
冬奧氛圍濃起來:老百姓從籌辦中實實在在受益
即將在2022年舉辦的北京冬奧會,設北京市區、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縮影。
「冬奧籌辦的重要目標和重要考量,就是讓老百姓從冬奧籌辦中實實在在受益,讓民眾擁有更多獲得感。目前,帶動區域發展的效果正在持續顯現。」北京冬奧組委新聞宣傳部副部長呂欽介紹,京張高鐵、京禮高速這兩條冬奧重要交通保障設施已全線建成並投入使用,冬奧構建的一小時生活圈使京張聯繫更加緊密。
李文紅也介紹,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形態整體顯現,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相繼亮相,競賽場館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冬奧氛圍持續升溫。
本市還立足城市功能定位,積極推動京張兩地在體育、高新技術、農業等領域的合作,打造互補互促的產業體系;在醫療、住宿、餐飲等領域加大對延慶、張家口地區支持幫扶力度,提升當地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重點引進一批競賽組織、場館運行、訓練管理、技術保障等領域的高端人才,為辦賽和賽後發展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礎。
「兩翼」聯動起來:環球主題公園明年5月開園
雄安新區與城市副中心是北京新的「兩翼」。如何讓「兩翼」加速成型、聯動起來,考驗著執政者的智慧。
北京四中、史家小學、北海幼兒園、宣武醫院……北京在雄安新區支持建設3所學校、1所醫院,建成後將由上述學校醫院提供辦學辦醫支持,目前各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本市全力支持雄安新區開局起步,把支持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作為北京分內之事。」李文紅說,北京與河北省簽署了共同推進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戰略合作協議,確定8個重點合作領域及一批先期支持項目。
另一「翼」――北京城市副中心也在「十三五」時期迎來新進展:市級行政中心已正式遷入,第一批搬遷涉及35個部門、165個單位、約1.2萬人,示範帶動作用明顯;城市綠心森林公園開園,劇院、圖書館、博物館三大建築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廣渠路東延工程地下道路年底建成通車;環球主題公園進入設備調試階段,預計明年5月開園;截至2020年10月,70家機構落戶運河商務區,高端產業加快集聚。
李文紅表示,本市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以最先進的理念、最高的標準、最好的質量,全力以赴地把城市副中心規劃好、建設好,努力創造經得住歷史檢驗的「副中心質量」。
「十三五」時期,本市高水平規劃建設城市副中心交通體系,城市副中心交通體系框架基本成型。容軍介紹,在軌道交通方面,地鐵八通線、6號線、7號線和市郊鐵路城市副中心線共同構成了連接中心城區與城市副中心的四大快速通道;在道路設施方面,共新建或改擴建道路設施33項;此外還加快平谷線等軌道交通建設,推動通州區與北三縣跨界道路規劃對接,打通交通堵點。
未來5年,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滾石上山、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李文紅表示,北京將牢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全力支持河北雄安新區建設;以減量倒逼集約高效發展,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與雄安新區兩翼齊飛;進一步加強與天津、河北兩地的聯動,建設「軌道上的京津冀」;將進一步強化生態環境聯防聯控聯治,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三鏈」協同布局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更加緊密的協同發展新格局,把京津冀打造成我國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記者 林彬彬)
香港商報2020-12-09
香港商報2020-12-09
香港商報2020-12-09
香港商報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