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香港商報網
2020-12-22 23:41
恒指公司22日發布諮詢文件,建議藍籌數目由現時的52隻,逐步增至介乎65隻至80隻,若藍籌數目增至80隻時,中資股佔恒指比例,將由現時的57.8%增至65.1%。恒指公司董事兼研究和分析主管黃偉雄接受本報訪問時預料,藍籌「擴容」的計劃,最快可於2022年落實。
諮詢由22日起,直至明年1月24日結束,料將於明年2月公布諮詢結果。黃偉雄稱,若按上述計劃公布諮詢結果,增加藍籌數目的過渡期,可於2022年完成,但強調增加藍籌數目,難以一步到位地完成。恒指1969年11月24日發布首天,成分股僅得33隻,經多次增加數目,現時已增至52隻。
旨在擴大市場覆蓋率
另外,為了保持香港公司的代表性,恒指公司建議,日後的藍籌股,將保留一定數量的香港公司,但據恒指公司模擬成分股組合,若藍籌數目增至80隻時,中資股佔恒指比例將增至65.1%,意味中資股主導恒指的局面,尚未因此而改變。光大新鴻基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相信,日後到港第二上市的「中概股」,將有個別能夠晉身藍籌。
是次恒指公司決定增加藍籌數目至最多80隻,旨在擴大市場覆蓋率。數據顯示,藍籌整體的市值覆蓋率,由2015年的64.3%逐步降至今年的57.6%,反映代表性正被削弱。經恒指公司模擬成分股組合後發現,若藍籌增至65隻,覆蓋率可提升至72.5%;若進一步增至80隻,覆蓋率更可增至78.2%。
除了增加藍籌數目,恒指公司在諮詢文件中建議,把成分股權重的上限,由現時的10%降至8%;至於「同股不同權」(WVR)的權重上限,由現時的5%上調至8%,為單一WVR股份佔恒指比重上限,向一般股份「平權」。黃偉雄稱,期望藉劃一股份權重上限,改善恒指比重分布,目前未有計劃,為WVR股份佔恒指比重設置上限。
建議取消最少上市時間要求
為確保各行業在恒指有較為平均的代表性,恒指公司又建議,按行業組合挑選成分股,及根據每個行業組合的目標覆蓋率,作為挑選標準,藉此避免恒指出現側重單一行業的情況。恒指公司在諮詢文件中又建議,將會取消合資格候選成分股最少上市時間的要求,意味若有「巨無霸」新股上市時,是否會出現上市首天即「染藍」的局面?黃偉雄則指「不會」,強調此舉旨在取回恒指公司審批股份「染藍」的彈性,即使日後「巨無霸」新股上市,仍要等季檢時才被審核能否晉身藍籌行列。
藍籌50年前後大不同
恒生指數自1969年11月24日發布至今,除了在「點數上」翻了逾163倍,從指數成分股的變遷,更可看出哪些企業、哪些行業及來自哪個地方的資金,主導香港股票市場乃至經濟的發展。若要說恒生指數是香港經濟的「寒暑表」,一點也不過分。
早期英資主導
早於1964年,恒生銀行(011)已經編製了恒生指數,原本僅作內部參考,直到1969年11月24日對外發放,讓市場有一客觀指標,評估香港股票市場的表現。若按恒指當天報158.5,及昨日收報26119.25點計,恒指經歷了逾51年,「點數上」翻了163.79倍。
細看當時的恒指成分股,也與今天有天淵之別。當時藍籌以英資為主導,除了有豐銀行(今天改名滙豐控股,005),也包括遷冊至新加坡的怡和、早前被剔除的太古A(019)及現時由恒地(012)持有的煤氣(003)。
ATM嶄露頭角
1980年代至2000代中期,恒指如香港一樣,由華資逐漸主導。及至2000年代後期,隨着內銀、內險及其他國企相繼上市,恒指也逐漸由上述股份主導。騰訊控股(700)於2008年6月「染藍」後,無論是市值及佔恒指比重一步一步提高,恒指更一度被戲稱為「騰訊指數」。
由昔日的「英資天下」,直到今天的「ATM」在恒指嶄露頭角,恒生指數可謂見證了香港金融市場的起落。隨恒指公司部署改革成分股,今後的恒指除了變得「更平等」,「中概股」晉身恒指成分股的機會,將會大大增加。(記者 鄺偉軒)
香港商報2020-12-22
香港商報2020-12-22
香港商報2020-12-22
香港商報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