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香港商報網
2020-12-27 22:45
在今年諸多行業受疫情重創背景下,台灣1至10月受僱員工實質性薪資卻創下新高。有台灣專家指,其中或隱藏物價走跌與收入不均惡化兩大隱憂。
據台灣行政當局「主計總處」近日發布的最新統計,今年1至10月台灣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平均經常性薪資約為4.24萬元(新台幣,下同),同比增長1.5%;平均總薪資約為5.5萬元,同比增長1.52%;實質總薪資約為5.38萬元,同比增長1.82%。就薪資金額而言,三者均創下歷史同期新高。
綜合《經濟日報》《聯合報》等媒體報道,「實質性總薪資」是剔除物價因素後的實際所得。今年因全球石油價格下跌、需求下降,台灣1至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平均較去年同期下跌0.3%。《經濟日報》引述「主計總處」官員陳惠欣觀點指,CPI負成長使得實質性薪資成長率的增幅有較明顯墊高。
陳惠欣並指,經常性薪資本會隨着工作年資增加等因素自然成長。1至10月經常性薪資僅成長1.5%,實則低於過去兩年2%以上的成長率。祗因物價走跌,實質性薪資成長率反而創高。
另外,平均薪資的增長,並未完全反映勞動市場實際境況。據最新統計,今年10月底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人數約為796.3萬人,較上月底增加1萬人,但比起疫情暴發前的去年12月底,仍少5.6萬人。
台灣大學經濟學副教授辛炳隆認為,疫情下退出職場的多為低技術、低薪者,如住宿餐飲業者;留下的多為有專業技術的高薪者。低薪勞工退場,高薪勞工留下,平均薪資自然提高。
本次公布的各行業薪資統計中也可看到,1至10月住宿及餐飲業經常性總薪資較去年同期僅增加0.89%,旅行及相關服務業則負增長5.93%,航空運輸業更是負增長13.44%。台行政當局勞動事務主管部門25日公布的最新無薪假統計亦顯示,新增實施無薪假的企業集中在航空公司、精品零售、旅行社等業態。
辛炳隆表示,住宿餐飲、傳統產業受疫情衝擊大,而資通訊及科技業業績暴增,或為高薪族增加的原因之一。而後疫情時代,各行業數碼化轉型成為必然趨勢,這意味着低薪、低技術勞工會更加弱勢,將導致收入不均進一步惡化。(中央社資料圖片)
香港商報2020-12-27
香港商報2020-12-27
香港商報2020-12-27
香港商報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