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香港商報網
2021-09-13 23:20
贊助商連結
今時今日追星文化比以前似乎更瘋狂,花樣多多,偶像生日、出道周年等大日子都成為各路粉絲之間的明爭暗鬥,瘋狂撒錢幫偶像大搞生日等,希望讓偶像更加有睇頭、有面子。不過,這種追星風氣近日被內地當局點名批評而推出「清朗行動」列出10條強硬限令,規管粉絲飯圈為偶像集資應援等行為,令外界更加好奇,各地粉絲們究竟有多財雄勢大,不惜為偶像搞大規模的應援?
不少粉絲都會集資送禮物給偶像,但現時越趨土豪且浮誇。例如日本女藝人、已解散的韓日合作女團「IZ*ONE」成員宮脇咲良,今年獲內地粉絲豪送近255萬元的名牌禮物,包括CHANEL、Dior和Hermes等手袋到家品,引起巨大關注。據聞更曾有韓國粉絲在簽名會向前IZ*ONE成員張員瑛送上裝有100萬韓圜(約6500港元)現金的信封。
面對粉絲如此揮霍撒錢,不少韓國偶像開始不願見到粉絲破費送價值連城的禮物,大部分現時都表明拒收粉絲禮物,令粉絲更花足心思以另類方式回饋偶像。不過,仍有不少超誇張應援方式令人咋舌,例如集資將偶像肖像印在飛機機身上、送終身15條航線的免費機票,甚至連別墅都能買給偶像,沒有足夠財力絕對做不到。
網上粉絲應援未成年人比例高
「飯圈」意旨由「粉絲」集結而成的圈子,即是一群追捧明星或網紅的人士。因為英文單詞Fans(粉絲)發音像漢語飯發音,於是粉絲圈衍生出「飯圈」這個叫法。其實,粉絲追星在不同年代都一直存在,但隨着通訊軟件及社交媒體的普及,追星變得更有組織和動員力,並衍生大量周邊消費。購買明星偶像相關產品,甚者粉絲集資買禮物、廣告支持偶像,當中的消費規模越見龐大,並形成「飯圈」經濟。
《2020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研究報告》顯示,初中生群體中,參與網上粉絲應援的比例達到11%,高中生達到10.3%,甚至小學生群體中也有5.6%。一位追韓星10年歷史的劉女士告訴記者,雖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也不影響她追星,疫情前連續6年必到偶像演唱會現場支持。正如她指出,與多年前看「超女快男」時代不同,那時候一毛短信費就可以支持偶像,如今動輒就是幾百元。她亦坦言,粉絲群以十幾廿歲為主力,「80後」佔比少得多。
有研究顯示,內地「飯圈」產業的規模由2018年不足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超過四成至去年的4.1萬億元,並預期明年將突破5萬億元。
記者調查發現,「飯圈」有完善的等級規則,內部階層分明,少部分核心粉絲掌握圈內話語權,當個別普通粉絲發表不同意見時就會遭到圍攻。那麼怎樣才算進入「飯圈」?有網友給出兩條標準:「要麼花錢」及「要麼花時間」。「花時間」是指粉絲會通過打榜、罵戰、控評等方式,在輿論上支持自己的偶像。「花錢」就是用真金白銀支持偶像,購買其代言的產品。
粉絲集資動輒千萬
為自家偶像應援的錢從何而來?那就是集資。現在流行許多「飯圈」App,比如摩點、Owhat等。一般情況下是由粉絲後援會在集資平台上按要求開通應援項目,並將連結擴散,號召其他粉絲參與。不過,專家提醒通過協力廠商平台集資也存在風險。比如萬一集資人捲款潛逃或是沒有將粉絲的錢用於實處。
前不久,有內地粉絲「頂風作案」為韓國組合BLACKPINK的泰國籍成員Lisa集資「衝專輯銷量」行為,報道指粉絲群的集資目標高達1700萬元。
又如今年「倒牛奶」事件,為了給選秀節目《青春有你》中的藝人投票,粉絲們需要購買贊助商的牛奶,用瓶蓋內的二維碼助力。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個「奶票」產業鏈。有「粉頭」會向大量粉絲集資,統一渠道購入大量的牛奶,然後僱專人拆包裝,掃二維碼投票,也有專人「喝牛奶」。不過,僱人「喝牛奶」越來越難,逐步演變為僱人「倒牛奶」。
流量經濟催生飯圈亂象
「飯圈」亂象愈演愈烈,互撕謾罵、拉踩引戰、挑動對立、造謠攻擊、惡意行銷屢見不鮮。今年7月31日,內地警方發布通告,藝人吳亦凡被北京朝陽公安依法刑事拘留,之前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吳亦凡事件也終於被官方定性。部分不理智的吳亦凡粉絲揚言要創建組織進行所謂的「集體營救」活動,令人大開眼界,同時也引起社會高度重視。不少留言網友為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
華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楊玉川說:「造成『飯圈』亂象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流量經濟』,流量能代表一個明星的商業價值和變現能力,有些勢力看到其中的利益,於是推波助瀾從中牟利。」他又指,流量明星與傳統明星不同,傳統明星更多是靠演技代表作被人熟知,如今的流量明星,不講究表演水平、真才實學,有悖行業準則。
打擊飯圈不但影響娛樂行業,就連零售及科技業都受牽連。騰訊(700)已率先表態,配合監管要求整治「飯圈」,例如清理粉絲團帳號和應援集資程式等。
姜糖豪擲50萬打造姜濤灣
「飯圈」經濟似乎也吹到香港來。最近人氣男團MIRROR的粉絲愈來愈多,當中以姜糖為慶祝姜濤22歲生日,豪擲50萬港元打造姜濤灣作打卡勝地最為震撼。
於2018年11月出道的MIRROR,成軍未夠3年,於最近數月突然爆紅,各大品牌也爭相找他們拍廣告做宣傳,據有報道統計,MIRROR各成員於上半年拍攝的廣告或出席品牌活動的數目多逾150個,其中「人氣王」姜濤年初至今已接下近40個廣告。
同時,一眾「鏡粉」(即MIRROR粉絲)也爭相購買由偶像代言的品牌產品,也大灑金錢為偶像賣廣告,這股力量也促成「MIRROR經濟圈」。在MIRROR各成員的後援會勢力日漸壯大下,投放在偶像身上的應援資金亦愈來愈大手筆,6位數字已是最基本。
早前在MIRROR見面會上,就有「鏡粉」指自己每個月在愛豆(idol)(偶像)身上的消費都要達到四位數,她坦言自己會為了支持愛豆,而去買愛豆周邊,這在他們粉絲圈都屬正常不過的。
(記者 姚一鶴)
贊助商連結
香港商報2023-03-21
香港商報2023-03-21
香港商報2023-03-21
香港商報202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