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商會圍繞經濟建設、企業發展,壯大商會等內容,開展各類富有創新的活動。如一些商會集中會員資源優勢,打造了一批專業市場,興辦了一些經濟園區,扶持一批企業做大,帶動了一方經濟發展;有的商會組織會員"請進來、走出去"發展,以商招商,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實施騰飛計劃以來,吉林民營經濟發展迅速,民營經濟領域的各類行業商會、協會,異地商會、鄉鎮(街道)和市場(開發區)商會,同業公會也應運而生。到2012底,全省工商聯系統共組建各類行業商會(異地商會)293個,累計發展會員67639名,其中浙江、福建等外省市經商人員成立的異地商會達15個、會員2000多名。商會基本涵蓋了吉林省民營經濟各領域,已成為凝聚企業力量、共享資源、共創市場、共同投資、共樹品牌、共謀發展、助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支有生力量。
(一)商會組織結構。目前,我省民營經濟領域的行業商會、協會、異地商會、鄉鎮(街道)和市場(開發區)商會,同業公會、流通商會(統稱商會)等組織機構類型,主要有六種:一是工商聯本身具有商會職能。目前,省、市、縣工商聯組織機構健全,同時加掛總商會或民間商會牌子,一套人馬、兩塊牌子,有效開展活動,很好地發揮了作用;二是工商聯系統商會。各級工商聯作為實際意義上商會的業務主管單位,陸續成立了行業覆蓋面廣、具有代表性的民營經濟領域內的絕大多數商會組織,許多已在民政部門注冊登記。三是政府系統商會。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過程中,商務、工信、工商等政府職能部門從上到下也建立了不同類型的“官辦”行業商協會組織,官員直接擔任商協會領導。五是自發組織成立的商會。這類商協會既無業務主管單位,又沒在民政部門登記,只是出於行業銷售或發展需要而組建起來的商協會。有的是因條件不具備無法登記,有的則怕麻煩不去登記。如城鎮會員人數較少的商會,農村的瓜果、蔬菜等流通領域協會等。六是吉商在外省(區、市)建立的異地商會。吉林省工商聯、經合局等單位指導聯系吉林籍企業家在山東、福建等外省(市區)組建山東吉林商會、福建吉林商會等,這些以“聯絡鄉情、溝通信息、抱團發展、支持吉林”為主旨的異地商會,社會影響逐漸擴大。目前吉商在外省(區、市)建立的異地商會已達到8家。
(二)商會發展類型。我省商會發展成立於90年代初,大致經曆了三個階段,由最初的各級工商聯倡導組建到會員自發成立,再到目前的工商聯強力推動,會員積極響應,主動要求,商會組織已得到有關方面的認可。從全省各類商會的發展情況看,主要有五種類型:一是組織協調型。以為服務會員發展為己任,積極協調會員之間、會員與企業、與社會相關單位之間關系,幫助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具體困難和問題。二是規范自律型。主要是規范市場秩序,應對非正當市場競爭,引領企業健康發展,維護企業合法利益。以此為宗旨成立的商會組織,在市場競爭中發揮了較強的導向作用。這類商會多數是以同一行業經商人員為主,也是最為常見、人數和商會數量最多的行業組織,凝聚力強。三是抱團發展型。這類商會以幫助會員協調商界資源為宗旨,聯手攻克發展瓶頸,走聯合發展之路,會員大多是同鄉或者朋友組成。由最初的摸爬滾打、發展受限,到相互取經、抱團取暖、從中獲益、整體受益。此類商會會員多是從商早、發展快、信息交流多、經營領域廣、規模效益好、實力較強的企業老板。四是互助服務型。以幫助解決個體工商戶、中小企業在融資、維權、培訓、交流以及與政府職能部門交往等方面問題為宗旨組建的商會組織。一般是依賴於專業商貿市場、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鄉鎮(街道)的個體工商戶、中小企業家組成的區域性商會組織,會員多、分布領域廣,廣泛性強。五是交叉複合型。因行業、地域、籍貫、願景、愛好等方面原因,民營企業老板自願加入各類商會組織,商會會員重複交叉,有的是一人加入兩會,有的則是加入多會,既是行業商會會員,又是異地商會會員,既加入基層商會、又加入上級商會,既加入當地的,又加入外地的,商會組織的會員重複性比較強。
(三)商會發展特點。經過多年發展,我省商會組織服務活動逐漸增多,解決問題能力不斷提升,社會影響日益擴大,商會工作正逐漸走向規范化軌道。首先,商會發展逐步規范。目前,規模較大的商會基本做到了“十有”:即有一個好的領導班子,有一支穩定的會員隊伍,有一本宣傳商會的自辦雜志,有辦公場所、有單獨財務、有專職工作人員、有專兼職會長輪值、有發展會員目標、有工作制度、有活動開展。並且能夠按期召開理事會,參與社會重大活動,幫助會員搞好發展,維護會員合法權益,組織會員投身經濟建設,協助政府制定相關行業標准,規范市場行為,積極接受政府委托的各項事宜,商會的作用正在日益顯現。其次,工作領域不斷拓展。全省商會組織以“想會員所想、急會員所急”為宗旨,從維護會員企業合法權益、促進企業發展入手,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幫助會員企業排擾解難,為民營企業提供信息、法律、融資、技術、人才等方面咨詢服務,服務內容涉及企業發展的方方面面。第三,多元格局基本形成。目前,由於商會業務主管單位不同、管理體制多樣,商會發展呈現多元化格局。既有政府及其部門官辦的,又有社會團體半官半民辦的;既有純民間發起成立的,又有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後成立的;既有在民政部門登記的,又有尚未登記的;既有企業家擔任會長的,也有黨政領導擔(兼)任會長的;既有開展活動比較好的,也有開展活動一般化的。第四,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多年來,商會圍繞經濟建設、企業發展,壯大商會等內容,開展各類富有創新的活動。如一些商會集中會員資源優勢,打造了一批專業市場,興辦了一些經濟園區,扶持一批企業做大,帶動了一方經濟發展;有的商會組織會員“請進來、走出去”發展,以商招商,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本文作者系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理事、吉林省民營經濟發展研究會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