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新區:不僅是“城市過江”

2013-12-11
来源:南京日報

今年7月,南京啟動“江北新區”規劃編制工作。如何與國際接軌,以更寬視野、更高高度、更長遠眼光規劃這片熱土?昨天,市委中心組舉行集中學習會,邀請國際城市與區域規劃師學會副主席馬丁·杜貝林、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石楠,以國際視角解讀正在編制的《江北新區2049戰略規劃暨2030總體規劃》。

  “再不轉型,城市連喘氣的地兒都沒了”

  石楠說,過去我們城市發展,強調的是大規模、大軸線、大空間,氣勢恢宏,各種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等迅速崛起。看起來城市發展了,但生態空間上卻負債累累。“深圳在2011年感慨‘難以為繼’,我開玩笑說,再這么發展,我們連喘氣的地兒都沒了。改革開放30多年後,我們必須得轉型。江北新區規劃應該強調以人為本,體現人性化,構建更加宜居的環境。”

  對於轉型,馬丁說,未來的江北新區應該是宜居、智慧的、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空間,江北新區規劃,並不是簡單地設計如何跨過長江,而要清算過去的發展困境,直面目前發展的挑戰,那些嚴重汙染的工業,必須要搬遷或者移除。上海世博會上有個“城市最佳實踐區”,西班牙北部城市畢爾巴鄂講述了它的傳奇:一座汙水橫流、廢氣滿天的“灰色”工業城市,通過25年漫長的轉型,脫胎換骨,搖身一變成為一個開放的、迷人的大都會。這些都值得江北新區借鑒。

  “提高土地利用率,防止出現‘死城鬼城’”

  石楠說,在國際上,規劃並不是簡單地畫個城市的規劃圖,它包含政府責任、專業規劃人士實踐以及全社會的參與。制定規劃實際上是很嚴肅的政治決策,這其中會碰到各種利益訴求,包括讓老百姓更好生活、經濟更快發展、土地有效開發利用等等。

  石楠展示了一組中國不同城市的發展圖片,“感覺他們都是張牙舞爪的,一些零星的開發蠶食了原本應該預留的生態綠色空間。”石楠說,深圳為了防止城市空間呈外拓式無序擴張和蔓延,今年創新性地在全國率先劃定基本生態控制線,將市域近一半土地劃入基本生態控制線范圍,除市政公用和旅遊設施外,禁止任何開發行為,定期通過衛星進行監測和管理。而紐約也提出緊湊型城市發展規劃,即用足城市存量空間,減少盲目擴張,堅持土地的節約利用,節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成本。全球能耗最大的美國也提出城市增長邊界,每個大都市區的擴展都不得跨越這個邊界,防止郊區低密度蔓延。“江北新區的發展,應該借鑒這些理念,強調城市的高密度開發以及城市土地的混合利用,提高城市人氣,防止出現‘死城、鬼城’。”

  馬丁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提高城市開發密度,不等於多建高樓大廈。像巴塞羅那這樣的大城市,並沒有很多的摩天大樓,但城市密度卻大大超過了上海等許多中國城市。江北新區的規劃,不能依賴高層建築提高城市密度,而要通過轉型,營造更加人性化的生活空間,吸引更多的人來定居。”

  “要有完善的公交系統,也要給自行車預留空間”

  石楠用PPT展示了3張照片,分別是1986年、1998年和2011年的中國城市:道路上,自行車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的小汽車。

  對於南京江北新區的交通,馬丁提出了公交優先理念,“一方面要有完善的公交系統,也要給自行車預留空間。”馬丁說,在過去10年,甚至在未來10年,中國的高鐵發展都在全球領先,如果能在相對完善的高鐵系統下,再配套城市內部的軌道交通、公交、有軌電車等公共交通系統,私家車估計就要被淘汰了。“我在北京有很好的自行車騎行體驗,希望今後的江北新區,也有這樣的體驗。”

  馬丁還展示了一張歐洲北海地區發展規劃圖,這個規劃跨越了國界,沿岸英國、挪威和荷蘭等統統納入其中,確保至少在10年內,該區域可以提供足夠的能源生產和漁業資源。對此,馬丁建議,江北新區規劃必須要考慮區域、當地和細節三個層面,立足全南京、全省,甚至是相鄰的省份,從大的區域定位規劃,大家共同參與。

  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參加學習會,市委副書記靳道強主持會議,市領導劉以安、劉志偉、龍翔、項雪龍、潘秀成、羅群、陸冰、徐錦輝、華靜、劉建、王建華、胡道才、戚魯、徐傳德、臧正金參加學習。

[责任编辑:劉深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