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特别报道

湖南龍舞 舞出華夏精氣神

2013-12-24
来源:香港商報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和信奉的祖先。龍舞是華夏精神的象徵,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合力、奮發開拓的精神面貌,包含了天人和諧、造福人類的文化內涵,是中國人在吉慶和祝福時節最常見的娛樂方式,氣氛熱烈,催人振奮,是中華民族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作為一個歷史悠久且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湖南對龍圖騰的崇拜、對龍舞的喜愛,表現得極為突出。戰國時期,屈原的《九歌》多次涉及到「龍」的詩句,楚子故裏的湖南的「龍」文化情結更加濃厚。在千百年的傳承中,凝聚了華夏精神、注入了湖湘文化基因的龍舞已經成為湖南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動之一。香港商報記者趙啟東陳娟何雯

  起源:與祭祀活動依附與共

  龍,本是華夏族的圖騰,是農耕民族所崇拜的神物。人們認為龍會行雲布雨。春節舞龍,寓意風調雨順;乾旱時舞龍,可以求雨;舞龍到各家,可以消災驅邪。坐落在洞庭湖南端、湘江穿流而過的湖南,對水的依賴、對水的恐慌,讓「龍」在這片以水而生的魚米之鄉得到了空前的崇拜。

  「龍是水神,從而是農業神,興雲布雨、司水理水是龍的天職。在農業社會,龍已經幻化為無所不能的神靈。湖南所有的龍舞活動的起源和發展都源於春天裏的祭祀活動。」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孫文輝認為,在民間舞龍活動中,從舞龍器材的紮制、舞前的祭拜,到舞龍結束後的送龍儀式等等每一個細節都帶有典型祭祀儀式。誕生在中華農耕文化創始人——始祖炎帝神農氏安寢之地炎陵的「炎陵三人龍」,是炎帝陵祭祖大典儀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祭祀形式。相傳,農曆六月,稻花飄香,豐收在即,也是蟲災為患的時節,為了驅蟲禳災,炎帝教人用稻草、艾葉紮成火把,夜間行走田邊地頭,飛蟲逐火即失。炎帝部落種植穀物,連年豐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嶽陽平江九龍舞,則具有更明顯的祭祀意義——它專門有一套名為「匡龍」的祭祀步驟。開壇、立案,主祭者將無汙染的井水置於案頭盆中。接著向龍神祈告此次舞龍活動的具體時間,沿途路線等事宜,然後由主祭者「進表」,向龍神宣讀龍規龍約,諸如舞龍期間不能拉幫結派,不能擾亂鄉民,不能索要賞錢,由龍會會首或舞龍頭,玩龍珠的「龍兵」「畫押」,如有違反,嚴懲不貸。在完成最後一道畫龍點睛程序,每個龍兵對壇作揖,喝一碗龍壇水,自保安全,不出事故後,龍兵們方可串村走寨舞龍表演。湘西苗族接龍舞誕生在苗族古典祭祀儀式中,是苗族人民求龍神保祐一方、五穀豐登、治蟲防災的法事。每逢吉日良辰,龍司(苗族人舉行接龍祭祀時的主祭人)就會舉行祭祀儀式,首先是祭雷神、敬祖先,在龍司主持下,鼓樂其鳴,龍司邊搖銅鈴邊唱巫詞,吟唱的內容意思大多是對祖先的懷念和對雷神的祈求,龍司祈求雷神不要同龍作對,讓龍能大顯神威。之後,龍司開始祭龍神,決心把龍請到苗山來,龍司作法,請龍下凡,此時,人們接龍,在龍司的帶領下,人們穿著節日盛裝,組成了接龍的隊伍。

  演變:中國的「狂歡節」

  從農業社會跨入現代社會,龍舞作為春天祭祀的一種莊嚴的儀式,漸漸世俗化,進入人們的休鎔生活。孫文輝認為,中國的傳統龍舞,經過人們不斷加工和創造,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一種形式完美、內容豐富、表演技巧高超並帶有濃鬱民族色彩的民間活動項目。昔日的祭日成為了節日,儀式成為了娛樂,龍舞表演與農曆正月初一拜年、十五鬧「紅火」、鬧「元宵」、二月初二的「龍抬頭」等中國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龍舞表演,儼然已是中國的「狂歡節」。雪峰斷頸龍舞是流傳在雪峰山區一中古老而神奇的民間龍舞藝術。經過千百年的發展,雪峰斷頸龍舞成為流傳在懷化獨特的民間樂舞文化,並形成了隆重的斷頸龍燈會。斷頸龍燈會融入了「故事燈」「蚌殼燈」「獅子燈」等相關燈會,從正月初四開始,長達10天,是當地百姓過大年的主要文化生活。村村組組有龍燈,家家都有舞龍人,斷頸龍燈會期間,懷化燈若繁星,燈火通明,異常壯觀。郴州汝城香火龍是一種造型威武、場景壯觀、氣氛熱烈的傳統民間綜合藝術活動,也是特定在元宵節期間舉辦的一項民間藝術活動。舞龍那天晚上七點鐘,數十聲三眼砲響徹夜空,應邀前來觀龍的四鄰八鄉的親友成群結隊從各家各戶趕來。在「龍燈會」的組織指揮下,全村男女老少紛紛持松明火把給香龍和雙獅、雙魚生肖吉祥物都點上火,加上幾十盞紅光閃閃的龍燈,一片珠光寶氣。火光到處,紅光閃閃,一片瑞靄祥煙,場面極度熱烈壯觀。龍燈會長一聲令下,20支三眼砲爭先轟響,接著鼓樂喧天,鞭砲齊鳴,一百多位青壯年頭頂草帽,身穿防火衣一齊上陣。流行於張家界慈利縣的板板龍燈發源於慈利縣龍潭河鎮,是土家族農民喜聞樂見的一項傳統舞蹈,也是一種獨具特色的民俗活動。板板龍燈具有古、土、狂、美、稀的特徵,每逢正月十五,當地村民自發組織,在5尺長的木板上點上蠟燭,蓋上燈罩後連成長龍,聚集到龍潭河鎮,比賽看誰家的燈長、技藝精、圈盤最大。每年元宵節的夜晚,慈利縣龍潭河鎮燈火通明,家家戶戶張燈結綵,一條由板板燈組成的200多米燭光巨龍緩緩遊走,鼓樂開道,鞭砲相迎,吸引了附近萬名百姓圍走觀看。潭河鎮成為張家界極具盛名的民俗文化大鎮。

  價值:堪稱精品的手工藝品

  龍舞所用道具——各式各樣的「龍」的形象,是決定龍舞成敗的關鍵因素。盡管「龍」這一動物在自然界中並不真實存在,但是在中國文化中,「龍」卻有標準的形象:有角、蛇身、四足。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用自己靈巧的雙手、虔誠的崇拜之心,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制作出各種極具藝術風格的「龍」。龍的軋制工藝歷史悠久,堪稱中國軋制工藝史上的「活化石」。舞龍人手中舞動著的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的龍頭、龍身件件都是堪稱精品的手工藝品。相比較北方龍舞制作的高大粗重,風格古樸剛勁,湖南的龍舞則精巧細緻,活潑敏捷,除了用傳統的布進行軋制外,稻草、竹篾、木板都是備受偏愛的軋制材料。汝城香火龍制作的精良在全國龍舞界享譽盛名。制作材料以當地所產的稻草、棕葉、楠竹、向日葵杆特制的龍香為主,所用工藝也是當地傳統的紮制工藝,具有典型的地域標誌性文化。先用稻草紮成長數百米、直徑4厘米粗細的「趙公鞭」待用。按照設計圖分節依次用趙公鞭紮成龍頭,龍頸、龍身(每節一拱),龍尾,再在規定位置紮上龍足、龍爪和龍脊。龍頭結構複雜精美,先生角,次生嘴,依次是龍須、龍眼、龍耳、龍牙、龍鼻、鼻須、龍額、龍珠,環環緊扣,形成整體。待各部分紮成後,沿水平方向於龍身兩側插龍香,每隔2厘米插一支龍香於「趙公鞭」上,用細篾片連接形成連線。每支龍香長60厘米,按造型插遍龍香,包括插成龍鱗,需龍香4萬支左右,密密匝匝,十分壯美。主要制作材料為木板的張家界慈利板板龍在全國獨樹一幟。板板龍的道具由木板、龍頭、龍尾、臘燭等構成,木板長五尺六寸,寬五寸,每個板上面裝有五個八方燈籠(表示五穀豐登),板子兩頭留有圓眼,板與板之間用一根小木棒穿插在圓眼裏進行連接,連成一條長龍。龍頭和龍尾用竹篾紮制而成,內裝臘燭,外表用枸子皮紙裱糊,夜晚舞之,燈光閃爍,觀賞效果奇佳。相比多數龍舞需要由多人玩轉,只需要一人就可以舞動的「芷江孽龍」被稱為中國「龍」系列中最小的一條龍,制作技藝突出輕便特點。孽龍的龍身是用篾在一根六尺長的竹棍上織成蛇身龍頭的架子,糊上紙皮,用顏料畫上龍鱗,在頭內點一支蠟燭。芷江孽龍總長不超過3米,而且身上無節。它始終盤踞著身軀,把自己卷曲成僅有1.5米的高度。制作出來的芷江孽龍似龍非龍,似蛇非蛇,似魚非魚,集龍頭、蛇身、魚尾為一身,形成了一條長相怪異的龍。

  湖南龍舞

  傳承現狀

  國家級「非遺」:平江九龍舞:九龍舞最初發源於姚姓家族,現在平江縣白楊村十三姓都在舞。代表性傳承人有姚大明、姚炯秋、姚迪華。汝城香火龍:純屬宗族性散傳,代表性傳承人有范才林、范相福、范忠茂等人。省級「非遺」:雪峰斷頸龍舞:斷頸龍舞的傳承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幾乎是家家都有舞龍人,人人都會舞龍燈。目前尚無典型的代表性傳承人,有待進一步加強保護。炎陵三人龍:它的傳承既有家族性的「一脈相傳」型,又有非家族社會性的松散型,即舞龍的制作、表演的程式、套路的規范等呈網狀交織傳承。洞井龍舞:它是湘派龍舞的傑出代表,洞井鎮農民代代相傳,始終保留了原始的藝術風格。代表性傳承人有周招娣、王義夫等。城步吊龍舞:代表性傳承人有丁志凡、蘭立校等。慈利板板燈龍:它以家族式的方式傳承。代表性傳承人有朱金溶、彭名畢等。湘西苗族接龍舞:代表性傳承人有石承業等。芷江孽龍舞:由於舊時族長有規定,技藝不能傳外姓,因此除了田姓一族能學習外,其他姓氏不能學龍舞,導致現今會孽龍舞的人越來越少。客家火龍:它的傳承有些家族性,但也有各村組業餘愛好者自願組合形成。代表性傳承人有曾風德、曾招福等。花垣苗族接龍舞:花垣縣民族民間民族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為其保護主體。

[责任编辑:劉深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