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會的省紀委委員等對述廉人員進行測評 顧彬 攝
核心閱讀
在不久前舉行的云南省紀委九屆四次全會上,8位州、市委書記和省管部門“一把手”向省紀委委員公開述廉,這在云南省尚屬首次。
此次公開述廉是云南省“引權入籠”的新嘗試。中央領導多次強調,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但權力不會自動走進制度的籠子,公開述廉正是為了敦促權力入籠。
從述廉到曬廉再到促廉,從述廉到質詢再到測評,公開述廉從省管廳級“一把手”開始,以一種更加科學務實的方式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以求带動全體党員干部廉潔從政,推動全省党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全面深入開展。
變述職述廉為專項述廉 主題更突出
傳統的述職述廉中,述廉往往被“輕描淡寫”,一带而過,助長了形式主義歪風;變述職述廉為專項述廉,集中圍繞廉政主題發力,云南省也由此邁出了健全完善党內監督機制的重要一步
“辦公室是前任留下的,一把椅子,一個沙發都沒有換過。辦公室面積超標,現正按規定處理,沒有利用職權謀求個人私利行為。近兩年來,沒有插手過土地出讓、工程招標,沒有以本人或他人名義經商、辦企業,家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也沒有類似情況……”
1月26日下午,昆明海埂會堂報告廳,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州委書記納杰第一個作述廉報告。
與以往的述職述廉不同,此次省紀委全會上的8名正廳級“一把手”公開述廉緊緊圍繞廉政進行,既涉及執行党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執行党的政治紀律、執行民主集中制、遵守廉潔從政規定及改進作風等方面的情況,還涉及社會公德、家庭道德方面需要向組織說明白的問題。廉潔從政包括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的情況,也有執行云南省“不直接分管人事、財務、物資采購和工程招標以及研究‘三重一大’事項(指重大項目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使用事項)末位表態制度”的情況。
加強對“一把手”的監督,防止其權力失控、決策失誤、行為失范,一直是党內監督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是監督工作亟需破解的難題。
去年5月底,云南省制定發布《關于党政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述廉的意見》,實施党政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述廉評議制度,督促各級領導干部尤其是地方党政“一把手”改進工作作風,增強拒腐防變能力,進一步推進全省反腐倡廉建設。
“党政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向省紀委全會述廉,是云南省加強和改進對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行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加強党風廉政建設的創新舉措。”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辛維光指出。
傳統的述職述廉中,述廉往往作為領導干部述職的一項附带內容,很容易被“輕描淡寫”,一带而過,使述廉走了過場,助長了形式主義歪風。變述職述廉為專項述廉,更加突出廉政主題,云南省也由此邁出了健全完善党內監督機制的重要一步。
《意見》指出,述廉對象包括各州(市)党委書記、州(市)長,以及省委和省級國家機關各部委辦廳局、各人民團體、事業單位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述廉采取寫述廉報告和本地區、本單位述廉兩種形式。述廉報告需報省紀委,而後者在本地區、本單位每年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暨党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工作匯報會上進行。
此外,省紀委、省委組織部每年還將從述廉對象中抽取8-10名領導干部述廉人選,在當年底或次年初召開的省紀委全委(擴大)會上述廉。原則上,述廉對象任期內至少要在省紀委全委(擴大)會上述廉一次。
“通過大會述廉和民主測評,對強化領導干部抓党風廉政建設的政治責任、推進党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提高領導干部廉潔從政意識,增強拒腐防變能力,將起到積極作用。”辛維光說。
變關門述廉為公開曬廉 內容更實質
在述廉“規定動作”之余,8位廳官屢屢被隨機廉政拷問,有些問得“很尖銳”。述廉廳官對此表示,廉政拷問不是故意制造緊張空氣,不是有意為難干部,而是為了帮干部時刻繃緊廉政這根弦
迎着一雙雙“火辣辣”的眼睛,8位廳級“一把手”不但說明了自己抓党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反四風等“面上的情況”,個人、家屬的具體廉政情況,如配偶在哪里工作、有幾套房子等,也都一一做出了說明。
“辦公用房建于1986年,本人使用16平方米,是歷任市委書記一直使用的,嚴格按規定使用公務用車,沒有大操大辦婚喪嫁娶事宜。沒有以家人或借他人名義經商辦企業,家屬及子女也沒有類似情況。”曲靖市委書記高勁松報告。
“本人不直接分管人事、財物、物資采購和工程招投標等工作,在党組研究重大事項、干部選拔使用、重要項目安排和大額資金使用等事項時,嚴格堅持末位表態制度。”省外辦党組書記、主任周紅說,“在領館區建設和機關辦公樓裝修工程中,我沒有插手過一次招投標,沒有介紹過一支施工隊,沒有推薦過一個承包商。”
“過去在州里述職述廉,大多是‘關門述廉’,就像是自己表演給自己看,沒有太大的實質意義。這次的一把手述廉,面對的是省紀委委員,內容更真實、透明度更高、約束力更強。”記者問及此次述廉與以往地方述廉有何區別,納杰這樣說。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變關門述廉為公開曬廉,更多的陽光照進權力運行地带,更多、更實質和更受關注的官員個人信息被曬到公眾面前,督促各級領導干部切實改進作風,增強拒腐防變能力。“公開述廉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自我檢查、自我約束和自我提升的過程。”龍江指出。
在述廉“規定動作”之余,8位廳官屢屢被隨機廉政“拷問”,有些問得還“很尖銳”。
就在納杰述廉完畢,准備離開報告台時,辛維光叫住了他:“你先不要走。你說任書記以來沒有插手過土地出讓、工程招標,難道以前干過?”
“兩年前我在企業工作,想插手也沒有機會;最近兩年當州委書記,有了機會但是不敢。”納杰答。
同樣尖銳的問題拋向了黃峻。“你是文化廳長,據我了解你還是很有文化的。你寫過歌,出過碟,干這些事你拿過報酬沒有?”辛維光問。
黃峻答道:“有時給晚會寫歌,主辦方會支付一定的報酬。但更多時候是自己的愛好,不拿一分錢報酬。”
大庭廣眾之下被拷問如此敏感的問題,有沒有覺得尷尬?面對記者的追問,黃峻回應並未覺得尷尬,直面問題,直面干部有利于干部更好地廉潔從政。“廉政拷問不是故意制造緊張空氣,不是有意為難干部,而是為了帮干部時刻繃緊繃緊謹慎用權、勤勉務實之弦,是為了帮助領導干部成長。”
納杰表示,此前並不知道會被隨機拷問質詢,這種拷問雖然尖銳,但更利于干部自律自警自省,它督促領導干部必須做得更好。不然說了不做,或者做了被公開質疑,都下不了台。
變述完了事為述評結合 監督更有力
尖銳的拷問質詢並非述廉的終點。述廉和接受質詢之後,述廉對象還要接受與會人員的無記名投票測評。述廉及測評情況要記入廉政檔案,並作為其業績評定、獎勵懲處和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云南省管“一把手”公開述廉的消息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公眾對此通過互聯網提出疑問:公開之後還有沒有核實的機制?謊言有沒有處罰機制?尖銳的質詢拷問後,述廉是不是就此了事?
事實上,尖銳的拷問質詢並非述廉的終點。記者在現場看到,每位領導干部述廉和接受質詢之後,與會人員都會以無記名投票方式對述廉對象進行測評。省紀委負責人透露,最後的測評結果由省紀委、省委組織部匯總後報告省委後,還會以適當方式向述廉對象反饋。
在述廉測評結果運用方面,云南省明確規定:述廉及測評情況要記入廉政檔案,並作為業績評定、獎勵懲處和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述廉對象測評得分低于70分的,將被提醒談話或誡勉談話,本人還要作出書面說明並限期整改,所在單位當年廉政考核不得評為優秀。
至于網友關心的述廉核實、謊言處罰的問題,云南省也做出了明確的制度約束:述廉對象在述廉報告中有隱瞞、回避重要情況的,或發現在述廉評議工作中有違紀違規行為的,視情節輕重,予以誡勉談話、通報批評直至党政紀處分。
述廉要更好發揮督促干部廉潔從政的作用,科學的測評相當重要。此次公開述廉中,參與述廉測評的人員包括省紀委委員,省監察廳党外副廳長,省委巡視組組長,省紀委廳級紀檢監察員及有關部門負責人,省委組織部相關領導和處室負責人,部分省党代會代表,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省監察廳特邀監察員及述廉對象所在地區、單位代表。
作為述廉對象所在地區、單位代表,曲靖市農業局党組書記、局長王斌說:“感受最深的是,領導干部過去參加述廉沒有說的個人情況比如收入是多少,房子有幾套,家庭成員情況等,都在此次述廉中做了一個明確的交代,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和進步。”
同樣參與了述廉測評的省社科院党組副書記、院長任佳認為,以往一把手都是在本單位、本地區接受述廉測評,不利于客觀真實評價干部廉潔從政的情況。此次述廉跳出了本部門、本地區的小圈子,讓地方和部門一把手接受省級層面的質詢監督,這個突破體現了党中央、省委對党要管党、從嚴治党的堅定決心。“今後的述廉實踐中,可以嘗試進一步擴大社會監督面,吸納更多的党外人士、社會力量參與測評監督。”
“公開述廉是云南省推進党風廉政建設的有益探索和嘗試,目的在于以最佳的党員干部形象影響和带動全體党員干部廉潔從政,在人民群眾中樹立良好形象,”辛維光表示,今後云南省將通過深化改革推進党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不斷改進和完善述廉工作,充分發揮述廉的監督教育作用,推動党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全面深入開展。
公開述廉之後,廳官的壓力並未減輕。“省委省政府對科技工作越來越重視,對我們的科研經費也是逐年增加,如何把錢管好,用在刀刃上,發揮最大的效能,真正為云南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這方面的壓力非常大。”龍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