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香港商报官网 > 甘肃 > 本地新闻

甘肃:去年完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8000公里

2014-03-25
来源:中国公路网

  农村公路、交通扶贫,无疑成为甘肃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让农民兄弟走上沥青路和水泥路,是每一个交通人的心愿与目标,因为他们最清楚一个道理:农村公路修到哪里,贫困就解决到哪里。

  去年,甘肃全面启动“1236”扶贫攻坚交通率先行动,全年完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8000公里。

  修路只是一个起点,发展才是目标。可以说,一条路就是一条经济走廊。

  久负盛名的蔬菜之乡--武山县周庄村村口彩门的对联上写着:联村联户架起连心桥,为民富民情暖农家院。宽阔的水泥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农用车、出租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应有尽有。

  在村道上,记者和骑摩托车带着老伴从县城采购生活用品后回村的66岁的周五十二老人聊了起来。老爷子高兴地告诉记者:“路通了,韭菜、西瓜、西红柿、辣椒都卖上了好价钱,每年收入能达4万多元。”他的老伴争着说:“现在生活好了,家家都住上了小洋楼。”

  记者沿乡村道路,跟着周五十二老人的摩托车来到了周庄村。古朴典雅的周庄村牌坊、鳞次栉比的幢幢小楼,沿着村道整齐地布设着。

  武山县政府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在省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下,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得到快速发展,截至目前,15个乡镇全部通公路,407个行政村72%通上了沥青路或水泥路。农村公路建设,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带动了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等优势主导产业和旅游业等特色产业的发展,而且在加快扶贫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群众在通乡镇、行政村、自然村、田间公路的建设中,积极投工投劳,还把感谢牌匾送到了县政府。连续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都在16%以上,2013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500多元。

  武山是韭菜之乡,是全国标准化蔬菜示范县。在周庄,农村公路不仅修到了行政村,而且修到了老百姓的田间地头。4.5米宽的公路和引水渠把一望无际的塑料大棚连成了一个整体。在周庄地头,村支书周正林告诉记者:“过去这里只有能走人的便道。现在这条路是我们老百姓的财路。”

  邻村村民周元平高兴地说:“我的农用车走的也是这条路。光靠大棚,我家一年收入五六万元呢。”

  近年来,在省公路管理局的支持下,武山县修建田间道路451条790.3公里,硬化蔬菜园区道路92条89.44公里。

  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连通了国省干线公路,方便了这里的农户将产品远销到全国20多个省市和地区,形成了“万人种蔬菜、千人搞运销、百人跑市场”的蔬菜营销格局。

  武山县是甘肃交通扶贫攻坚行动农村公路通畅工程的缩影。去年,甘肃确定包括武山在内的7个扶贫攻坚县作为通畅工程试点县,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按计划,7个试点县将在2016年底完成通畅工程建设任务,比全省提前两年。

  与往年相比,甘肃各地自去年以来,对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农村公路建设进展顺利。平凉市政府制定了交通扶贫攻坚方案,纳入县市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市人大在现场办案建言献策,有力推动了农村公路工作发展;天水市以“百乡千村农村公路建设三年大会战”为主线,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庆阳市确定“一区四园,一线八域”区域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包抓项目责任制和扶贫攻坚行动总要求,全力推进建管养各项工作;甘南州将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纳入县市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实行量化考核……

  可以说,甘肃农村公路实现了“四个转型发展”:一是从全面推进转到突出重点、集中攻坚实施特困地区建设上来;二是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安全效益型转变;三是以建设为主向建管养运并重转变,加速农村公路建设;四是从行业内部监管转到内外监督并重上来,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体的作用。

  今年,省、市、县三级将按照“省上统筹、市负总责、县抓落实”的工作职责,紧密协作,协调联动,形成农村公路建设合力攻坚的良好格局。

  甘肃省公路管理局局长李潭表示,今年将完善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社会各界参与的资金筹措机制,各级政府也将制定优惠政策,减免相关税费,以保障农村公路通畅工程顺利实施。

[责任编辑:香港商报实习生1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