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近日透露,云南省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省少生了1600万人,有效遏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创造了较长的人口红利期,为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较好的人口环境,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战略回旋空间。
省人口计生委主任陈云生介绍,从1971年到2013年,全省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由38.11‰、30.09‰下降到12.5‰和6.17‰。总和生育率(相当于每个妇女终身生育孩子数)由6.02人下降为1.87人。仅用40余年的时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历程,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传统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的历史性转变。
陈云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少生1600万人,按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0.8亩耕地警戒线计算,共节约耕地1280万亩;按年人均消耗粮食0.35吨计算,每年节约粮食560万吨;按年人均消耗1.15立方米木材计算,每年可节约木材砍伐量1840万立方米、可保护613万亩的有林地……人口增长的下降,为提高人均卫生、教育、社保投资水平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人力资本的提升。计划生育带来的充裕的劳动年龄人口和较低的人口抚养比形成了人口红利。目前云南正处于人口红利最大期,劳动年龄人口十分丰富,还有近15年的增长期。人口有效控制和经济快速发展这两大奇迹相互促进,人口红利对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20%。40余年来,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了80倍和61倍,人均生产总值增长了144倍。
专家指出,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云南省家庭户均人口将接近5人;国家和社会将多支出抚养费和物资技术装备费2万多亿元;全省GDP、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粮食以及医疗、教育、社保等经济、社会、民生人均指标都将减少25%以上;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将面临更大的人口压力。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即使生育水平随经济社会发展自发而缓慢地下降,全省总人口在今天也将突破6000万人。少生1600万人,使云南总人口达到4000万人的时间推迟了7年,使云南人口总量在5000万人左右即有望实现零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