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云南廣播電視台國際頻道在老撾開播,成為老撾首家老撾語中國電視頻道。
2月初,云南省政府與老撾科技部簽署科技合作備忘錄。
3月初,老撾三江集團、老撾勐賽贏澤電子公司等企業來到昆明招聘人才。
今年以來,云南老撾合作呈現“井噴式”增長,在金融、媒體、農業、教育多個領域多點開花。
現象
老撾企業入滇招人
本月,老撾三江集團、老撾勐賽贏澤電子公司等企業來到昆明招聘人才。老撾三江集團負責人李先生是一名浙江人,三江企業原來是云南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發現老撾市場潛力巨大,便將經營重心轉向國外。李先生說:“云南小語種人才較多,隨着業務擴展,幾乎每年我都要到云南招聘員工。2012年時我參加了云南民族大學雙向招聘會,招了6名員工,目前都做到了經理一級的職位。”
由于手續復雜,老撾企業以往很難進入云南直接招人。一些企業會直接與云南大學、云南民族大學等高校合作,為采用“3+X”方式教學的學院提供實習機會。李先生介紹:“‘3+X’有三年是在國內接受教育,還有一年赴老撾實習,這就方便企業進行篩選。企業發現在實習期間表現優異的畢業生,會給予優厚條件將其留下。”
近年來,老撾經濟發展迅速,對人才需求量增長迅速。老撾企業到云南招聘人才主要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參加云南高校舉辦的雙向招聘會。這類企業大多是老撾本土企業,偶爾也會有云南民企與老撾合資設立的公司,招聘范圍也由過去的小語種向建築、金融等領域擴展。另一種是在趕集網、智聯招聘等求職網站發布信息。
目前,昆明本地學生到老撾工作的數量不多,但對于西雙版納、德宏、紅河等地的學生而言,出國就業早已見慣不怪。云南農業大學植保專業的蒙自學生朱芸說:“很多云南紅河學院、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畢業後會選擇到越南、老撾、泰國工作,雖然這些國家並不富裕,但就業壓力較小,農業人員薪資基本比國內要高,在5000—7000元人民币之間。”
云南省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研究員方芸介紹,以往老撾企業到云南進行招聘,如果工作地點在首都萬象之外,即便開出很高工資,也很少有人願意去。現在,隨着雙方合作日益密切,了解不斷加深,老撾周邊企業招人難度逐漸降低。“許多云南學生剛開始都抱着試試看的心態去工作,適應了一段時間,覺得收入環境都不錯,特別是假期很長,便紛紛選擇留在當地。”
媒體合作效果初顯
1月25日,云南廣播電視台國際頻道在老撾開播,節目內容包括新聞、電視劇、紀錄片、生活服務節目及娛樂節目。該頻道是老撾首家老撾語中國電視頻道,也是目前在老撾境內唯一用老撾語播出的外國電視頻道。
之前,云南和老撾在紙媒領域已有合作,例如:出口雜志期刊、在老撾設立華文書局等。云南出口至老撾的雜志期刊以老撾文期刊《佔芭》為主。該雜志主要內容為中國經濟建設的政策方針,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多個領域的最新成就。該雜志成為老撾人民了解當前中國社會發展情況和中國文化的重要窗口。據方芸了解,隨着中老合作加深,近年來普通民眾對了解中國現狀興趣頗濃。以萬象為例,各大書店月銷量常常在千冊以上。
云南新知圖書城于2012年3月在老撾開設萬象華文書局,新知圖書董事長李勇介紹,現在老撾20%的人都在學習中文,對中文書籍需求量很大。
云南廣播電視台國際頻道開播第一天,老撾語版的中國電視劇《木府風云》、《中、老、泰三國聯系紐带——會曬大橋通車紀實》、《老撾帕邦節盛況實錄》等一批精品節目通過云南國際頻道的信號進入老撾千家萬戶。
方芸說,由于僅有兩個多月,收視率尚未知曉,但是對當地人生活带來的變化卻顯而易見。
“《木府風云》連續劇播出時間在下午4點至6點,每天這個時段,萬象周邊區縣幾乎萬人空巷,聚集到有電視的人家中收看,很像中國人當年看《射雕英雄傳》時的場景。”而《中、老、泰三國聯系紐带——會曬大橋通車紀實》等紀錄片也被相關部門收錄,在各大中老合作會議期間播放。描述老撾節日宋干節、送水節等專題節目,則在老撾各大景區LED屏幕中24小時滾動播出,用于吸引游客到老撾旅游。
雙方合作多點開花
雙方在農業、金融、旅游等領域的合作,今年也均有突破。
以往,云南和老撾在農業方面大多只是派遣相關部門領導和企業人士到昆明參加培訓。然而,2月初,中國云南省人民政府—老撾科技部科技合作對接會在昆明舉行。會上,云南省政府與老撾科技部還簽署了科技合作備忘錄。
根據備忘錄,中老雙方協商達成三方面的共識並簽訂相關合作協議:一是云南省科技廳與老撾科技部計划合作司共同商定2014年雙方推動在老撾聯合共建“熱带、亞熱带天然藥物資源開發聯合實驗室”,進一步深化中國(云南)—老撾農業科技示范園建設和中方組建農業高級專家服務團隊赴老撾開展技術指導、諮詢和培訓等重點工作;二是云南省建築科學研究院與老撾科技部合作,在老撾合作建設“老撾國家建設工程質量檢驗檢測中心”;三是云南省藥物研究所、云南省農村科技服務中心等單位與老撾科技部生物技術與生態研究院合作,在老撾聯合共建“熱带、亞熱带特色生物資源開發利用實驗室”,共同開發生物資源。
云南農業部門工作人員表示,此次簽署備忘錄讓云南與老撾共同開發中草藥材的設想成為可能。“云南和老撾不但中草藥類型豐富,而且受中醫文化影響極深。如果此次合作成果喜人,未來還將把合作范圍拓寬到雙方共同關注的特色生物資源開發利用、新能源開發利用、共建科技合作基地等問題上。”
金融方面,1月22日,富滇銀行與老撾外貿大眾銀行共同發起設立的合資銀行——老中銀行在老撾萬象正式開業。方芸介紹:“現在到老撾投資的大多以中小型滇企為主,因為資質滿足不了要求,很難申請到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金融機構推出的低息商業貸款。富滇銀行屬于地區性商業銀行,申請貸款標准相對較低,申請難度並不大。有了資金支持,肯定有助于提高滇企‘走出去’的積極性。”
旅游方面,根據長水機場發布最新數據,2013年云南到老撾約3.6萬人次,較2012年增長10%。康輝旅行社工作人員王小姐說,老撾與云南相鄰,景點極具特色,文化質朴天然。“康輝旅行社老撾線路已從過去1條增至4條,每周發團數為3—5個,不但休閑游火爆,高端游團隊也常常爆滿。由于人手短缺,目前正准備招聘老撾語導游參與带團。”
探因
一切皆是水到渠成
以往老撾與云南合作大多局限在農業、小語種領域,如今涵蓋了傳媒、金融、能源、旅游等多個領域,並且在今年年初呈“井噴”之勢。方芸認為具體原因有三:
首先,大環境方面,從2004年云南省首次與老撾建立“中國云南-老撾北部工作組合作機制”開始,雙方高層互訪頻繁,就經貿、文化、旅游、金融等諸多問題坦誠交換了意見並達成廣泛共識,簽署了一系列友好合作文件,為各個領域間合作奠定厚實基礎。
其次,在政策方面,對于要到老撾投資的滇企,相關部門在初期給予大量啟動資金,並且主動為企業聯系專業法務人士,保障企業合法權益。在手續辦理方面也采取“一站式”辦理,省去企業諸多麻煩。在企業成功紮根當地後,無論是投標還是單獨申請,只要得到一個合作項目,就會獲得豐厚獎金作為鼓勵,極大提高了企業“走出去”的積極性。
最後,在產業方面,云南與老撾合作准備較為充分。2010年,云南電視台研發的數字電視傳輸系統就已進入老撾首都萬象的市民家庭,2011年,用戶超過4萬戶,2012年超過10萬戶。旅游業亦是如此,2011年,昆明各大旅行社就已推廣老撾景點,制定相關線路吸引游客。能源產業方面,云銅、昆鋼等企業紛紛“走出去”設立采礦場、軋鋼廠。正是由于初期如此多的努力,才能在今年年初水到渠成,出現各領域合作多點開花的局面。方芸表示:“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隨着合作領域不斷拓展和深化,年內肯定還會呈現出多領域、多層次、亮點頻現的良好合作態勢。”
十年合作大事記
2004年10月 云南省首次與老撾建立“中國云南-老撾北部工作組合作機制”。
2006年10月 云南至老撾萬象的國際光纜系統正式建成開通。
2007年4月 云南省代表團出席在老撾首都萬象舉行的中國(云南)—老撾貿易投資洽談會。
2009年5月 云南與老撾第一個高電壓等級合作項目——115千伏老撾那磨至中老邊境線輸變電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2010年 云南電視台研發的數字電視傳輸系統進入老撾首都萬象的市民家庭。
2011年12月 云南省昆明市政府代表團抵達友好城市老撾首都萬象市,開展系列活動,雙方簽署了旅游合作意向書。
2012年6月 云南省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與老撾萬象省外事辦公廳簽署《戰略框架合作協議》。
2013年10月 云南省教育廳與老撾教育體育部代表團舉行座談會,雙方簽訂諒解備忘錄補充條款。
2014年2月 云南省人民政府和老撾科技部在昆明共同組織召開了“云南—老撾科技合作對接會”。
意義
響應“一带一路”
對于云南與老撾合作不斷深化,云南省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副研究員趙殊嵐認為,夯實與老撾合作基礎,對于發展“一带一路”建設極有好處。
趙殊嵐建議,“單獨進行‘一带一路’建設可能收效有限,可以把嘗試‘一带一路’建設與GMS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東盟自貿區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加強各成員國間的經濟聯系,發揮1+1>2的效果。這其中,無論是GMS、東盟自貿區建設,老撾都佔據着重要地位,獲得其有力支持,對云南在上述領域開展各項合作提供的便利不可小視。”
“一带一路”建設強調“互聯互通”,泛亞鐵路、昆曼公路作用不言而喻。趙姝嵐說:“云南與老撾關系密切,如果能簡化雙方人流、貨物進出口手續,對發展商貿、物流、人才交流等都有好處。”
最後,老撾與云南的合作水平及深入程度肯定也會受到緬甸、越南、柬埔寨等其他國家矚目。云南與老撾在多個領域成果喜人,必然可以提升這些國家與云南合作的信心。云南可以在雙方合作中不斷積累成功經驗,以便與周邊國家開展類似合作時少走彎路。
據了解,老撾與越南、泰國、柬埔寨等多個東盟南亞國家享有免關稅優惠,當地云南企業可以就地取材,生產出的商品可以免稅出口到其他國家,不但能夠為企業贏得更多利潤,還能通過商品,讓更多東盟南亞國家充分認識云南,進一步促進云南與周邊國家商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