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香港商报官网 > 吉林 > 本地新闻

中国农村消费升级需突破多重障碍

2014-04-03
来源:新华网吉林频道

  随着中国东北农村进入春耕时段,种子、农机等各类基本生产消费品迎来了需求高潮。

  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系列农村消费刺激措施有效激活了农村消费市场,包括基本生产消费品在内的各类商品在农村需求不断上升,农村消费对于内需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31918亿元,增长14.6%;2014年1-2月,中国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8%,同比增幅超过城镇。

  随着中国农民消费能力提升,更多的知名品牌、大型家电厂商开始把目光瞄准农村市场,中国农村消费市场也正在告别消费档次低、商品质量差的阶段。但农村消费不断升级的同时,一些消费障碍也亟待突破。

  据统计,2013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896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3%。虽然农民收入近年来持续增加,但“人情份子”、教育支出等一些农村家庭支出主要项目也随之水涨船高,阻碍农民消费意愿。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泡子沿村村民张福林表示,他家里一年“人情份子”钱要花5000元左右,村里的婚丧嫁娶都要“随礼”,支出占到家里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一些农民表示,“人情份子”消费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大,咋农村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对于家庭购买材料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水平都产生了明显制约。

  教育投入也成为农民的另一项主要支出项目。吉林省农安县华家镇迟家村村民马春明表示,自己的两个子女读大学每年要花费三四万元,占据了家庭的绝大部分收入。马春明表示,在儿女毕业之前,他家还无法提升家庭的消费水平。

  像马春明一样,不少中国农民对于子女教育愈发重视,有的还为子女报了课外班以及额外的“补课”,费用支出很大,但为了子女能走出农村获得更好的生活也只能如此。

  农村消费环境也是制约农村消费升级的一大障碍。“三无”、伪劣商品前些年曾一度活跃于中国农村小卖部之中。近年来,随着中国商务部等部门对农村销售和配送体系的建设,农村消费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但目前中国农民消费维权意识仍然不高、农村大型消费品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等因素的存在,农村消费品销售体系中的商品品种、质量仍不尽如人意,农村消费环境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除了“人情份子”、教育支出等大额消费以及消费环境的影响外,存在于农民脑中的保守消费观念也成为了农村消费升级的一大障碍。

  一些农民认为,他们在看病、养老方面保障不如城里完善,攒些钱以备不时之需是更迫切的现实需求,因此增加消费预算、提高生活水平成了部分农民“只能想想过过瘾”的想法。

  “现在农村生活是比以前好多了,但是我们收入毕竟还是有限,如果人情份子钱、子女上学花钱都能少一点,收入能多点,我们当然想像城里人一样花钱消费过上好生活。” 吉林省德惠市世巨永村村民杨德发说。

  此外,在部分农村地区,消费升级还面临着供电、供水网络的等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家用电器因为电压不稳而不能使用、自动洗衣机因缺少供水管道而变成手动洗衣机的现象仍然存在。

  针对目前中国农村升级面临的障碍,有专家建议,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对涉农政策不断升级,加强农村消费体系、配套设施的建设,并通过行政手段等适度规范“人情份子”等突出问题,解决农民生活的后顾之忧,才能更好地释放消费潜力。

  长期进行农村消费问题研究的吉林财经大学教师刘元胜认为,受到观念和现实障碍的制约,农民有钱不敢花已经成为一个普遍问题,久而久之会影响消费市场的增长,对于拉动内需等都会有影响。他建议,应该考虑通过金融手段以及其他刺激措施,引导农民合理增加消费,拉动农村消费品市场增长。

[责任编辑:李寧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