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商报专稿

施秉:大旅游催生新商机

2014-04-15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报讯)记者 许入介 报道:得益于富集的旅游资源,黔东南州施秉县以旅游为核心,纵深推进特色农业、新兴工业,不仅提升了产业附加值,还形成了景区、园区、城区三区互动格局。而随着“山水园林生态旅游城市”、“贵州东部重要旅游目的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自然遗产所在地”等发展定位的确定,施秉旅游业态创新与新商机逐步展现,一个宜居宜旅宜业的现代旅游服务新城将屹然呈现。

  定位旅游服务城

  目前,施秉已形成杉木河漂流、云台山—黑冲步游、上下舞阳河船游、佛顶山登山游四大旅游品牌。随着凯里黄平机场的开通,长昆、贵广高速铁路等大立体交通网络的构建,施秉外部交通建设的逐步改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旅游客源市场半径进一步扩大,力争在稳定长三角、珠三角和中部客源市场的同时,向港澳台市场迈进。

  未来3年,施秉将积极利用云台山全力角逐世界自然遗产提名这一契机,重点打造云台山、杉木河等品牌景区,着力发掘上氵舞阳风景区,打造徒步探险、漂游和船游等多样化旅游产品,不断优化设施配套,提升服务档次,向生态休闲观光转型,打造“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山水园林旅游服务城。

  规划旅游新产品

  按照城市形象发展目标,施秉正沿氵舞阳河等两岸规划建造长约28公里的滨河景观带。此项目分为花境苗家、水上人家、漂城故事、龙舟水岸共7个主题,项目总投资估算约20亿元,计划分三期实施,将于2020年实施完毕。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施秉山水格局的核心区域,突出体现“山环水绕·中国漂城、多彩文化·浪漫施秉”的城市景观风貌,形成“一带、一峰、双和、四壁、所廊带”的空间结构形态,力争成为贵州乃至西南地区一流的人居环境。

  同时,利用《贵州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的契机,按照旅游景区5A级标准,在县城至云台山至黑冲公路沿线,规划建设15.5平方公里的“一园两区”(即施秉喀斯特文化旅游产业园、世界自然遗产文化展示区和施秉水文化体验区)。其中:云台山规划区域10平方公里,黑冲规划区域3平方公里,县城规划区域2.5平方公里。规划完成后,园区将形成黑冲休闲度假避暑区、云台山白云岩喀斯特展示区及宗教文化旅游区、牌楼冲乡村旅游区、芹菜塘生态养生文化区、县城水上游乐长廊体验区等功能布局。

  延伸旅游产业链

  旅游产业升级,要配套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产业链。下一步施秉还将深入挖掘、整理原生态苗族文化资源;展示“苗族刻道”;推出“独木龙舟竞赛”、“水龙表演”等并将其与民族体育旅游活动有机融合,不断增加旅游新卖点。

  开发牛大场生态药园,打造观光旅游推向市场;继续推进排楼冲、聂家堰、江凯河等旅游村寨服务功能建设;依托开发民族特色食品包装和娱乐服务项目,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并大力培育各种民族手工艺品、苗族服饰、特色小吃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族艺术街”、“民族旅游商品街”、“民族饮食文化街”,使“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环节都有丰富的内涵和优质的服务。

  拓展旅游新商机

  按照“西扩南移”战略,未来施秉城区面积由3.5平方公里增加到6.8平方公里。将形成以建设县城为中心,南北两条线,三区互动融为一体的“施秉特色产业带”格局:包括一个山水园林旅游服务城、一个工业园区、两个农业园区、一个物流园区,四个景区、三个特色小城镇和36个自然寨。

  届时,将带来七大商机,即:投资景区配套设施提供商机;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机会提供商机;建设新农村提供商机;挖掘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商机;建立旅游农业与旅游交通体系提供商机;打造城市品牌,提升旅游服务功能提供商机;快速发展现代物流提供商机。

[责任编辑:刘深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