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民族在歷史形成過程中曾與多個其他民族融合,並導致了體貌特征的變化。”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在采訪中告訴記者,“現代北方漢族正是經過多民族融合后形成的,其體貌特征形成于宋代。”
據朱泓介紹,吉林大學2011年啟動了《漢民族歷史形成過程的生物考古學考察》課題,經過近三年的科研,項目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該項目依托生物考古學的研究方法,從脈絡上證實,現代漢民族經過長時期與多民族“混血”融合,並最終于宋代時期形成了與現代北方漢族人接近的體貌特征。
早在1996年,朱泓提出了先秦時代以前的古代人種類型分布狀況理論框架。其中,古代漢族主要分布于今黃河中下游地區,並命名和划分其為古中原類型人種。
朱泓指出,經過對這一地區發掘的幾十個古墓遺址、數以千計的人骨樣本研究發現,古中原地區居民與現代當地漢族人的體貌特征差異明顯。前者具有“低面、闊鼻、低眶”的面部特征,與現代北方漢族人面部窄、高,鼻翼寬闊,眼眶和面部扁平度中等的特點形成對比,反而更趨同于今廣東、廣西和福建等地的南方居民長相。朱泓說:“中原地區漢民族人面部特征的古今差異表明,古代漢族人必然是在某些階段經過與其他民族血統的融合。”
吉林大學古DNA實驗室對中原地區漢代、唐代和宋代三個歷史時期出土的人骨樣本采集和體質人類學研究后發現,漢、唐兩時期的樣本數據基本符合古中原類型人種體貌特征,無太大變化。而宋代時期的樣本數據與古中原類型人種的體質特征有較大的遺傳學距離,並開始趨同于現代北方漢民族。
據介紹,宋代漢族開始出現混合體質特征,是因為宋墓出土的人骨樣本,在古中原類型基礎上接受了多種其他族群的遺傳學因素,其中包括古西北類型和古華北類型的古代戎狄族群,實現了“混血”這一過程。
朱泓教授說:“與以往基于歷史文獻的研究方法不同,我們運用體質人類學這一生物考古研究方法,可以更准確地梳理現代漢族究竟是在何時、吸納了何種民族發展而來。這是我國首次從體質人類學角度證實了漢民族為‘混血民族’。”
據了解,《漢民族歷史形成過程中的生物考古學考察》將繼續從分子考古學角度,深入研究各地區古代居民和動植物遺存的DNA數據,分析其形態學、遺傳學特征,進一步探尋多元一體化的中華民族的歷史形成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