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香港商报官网 > 湖北 > 本地新闻

湖北交通厅加快建设长江黄金水道

2014-04-25
来源:湖北省政府网站

  水运是流域经济开放开发的重要支撑。长江湖北段长千余公里,水资源是湖北最大的优势。近年来,湖北交通水运部门围绕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全力推进港口建设、航道建设、航运发展,湖北水运投资规模、发展速度、经济效益呈现良好态势。“十二五”前3年,全省内河航运建设投资完成188亿元,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二位,全省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1738公里,环绕江汉平原的长江、汉江、江汉运河810公里高等级航道圈基本形成。全省港口吞吐能力2.8亿吨,装箱吞吐能力达163万标箱,居长江上中游第一位。

  湖北省交通厅积极抢抓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重大机遇,着力解决长江中游航道短板问题,按照“完善沿江综合运输通道、构建综合运输枢纽、发展现代运输系统、打造高端航运服务聚集区、形成立足中部、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总要求,加快建设长江黄金水道,重点实施以下“八大工程”:

  一是畅通长江中游干线航道,打通中游城市群与“长三角”经济区水运大通道。争取交通运输部支持,加强部省合作,尽早启动武汉至安庆6米、武汉至宜昌段4.5米航道整治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十三五”开工建设,实现万吨级海轮常年直达武汉。

  二是构建长江中游支流骨干航道网,支撑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加快汉江梯级渠化,推动汉江雅口、碾盘山、新集等梯级枢纽前期工作,确保“十二五”期开工建设并于2020年前建成,将汉江老河口以下通航能力整体提升到1000吨级,为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提供一条低耗、环保、高效的水运大通道;加快江汉平原骨干航道网建设,建成一批三、四级航道,形成内畅外联、干支互通的长江中游航道体系。

  三是打造五大港口综合运输枢纽,推进港城一体化发展。按照“一港双园”模式,在长江、汉江与高速公路、干线铁路立体交汇点,建设以港口为基础、铁水公无缝衔接的武汉、宜昌、荆州、黄石、襄阳五大综合运输枢纽,并统筹建设港口后方产业园、物流园和集疏运建设。届时,五大港口综合枢纽吞吐能力将分别达到2亿吨、8000万吨、5000万吨、4000万吨、3000万吨,为临港经济规模质量大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建设武汉航运交易所,繁荣现代航运服务业。2015年初步建成航运交易所的核心启动项目——船舶交易中心;研究发布以武汉新港为启运港的特定航线、特定货种航运价格指数;拓展水运货物、船用设备交易和航运人才交流功能,成为航运要素市场的主要推动者;实现与上海、重庆航运中心数据共享,打造推动长江全流域航运市场联动发展的现代化航运信息服务基地。

  五是申报综合保税区和自贸区,优化沿江对外开放格局。推动武汉沌口-阳逻综合保税区申报和建设,充分发挥阳逻港园区港口设施、水运口岸、航线网络等优势;推动武汉市东湖综合保税区、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等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配套和整合,形成整体优势;以综合保税区为基础,积极争取国家在武汉设立长江中游地区内陆自贸试验区。

  六是大力发展绿色航运,促进美丽长江建设。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推进船型标准化,大力发展高效节能环保船舶,确保货船平均吨位达到1500载重吨以上,内河船舶燃油单耗下降10%;建立完善长江船舶垃圾和油污水接收系统以及船舶污染监督管理和应急反应体系;推广LNG等清洁能源,支持加气站建设,推进“气化长江”;鼓励港口建设、生产作业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以集装箱、铁矿石等专业化码头为切入点,打造绿色低碳港口示范区。

  七是做大航运市场主体,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港航企业延伸产业链向综合物流经营人的转变。加快培育大型港航企业集团,加强联合、形成战略联盟,培育2至3家运力规模达到50万吨以上的航运企业,引领航运业规范化健康发展。巩固武汉至洋山直达集装箱航线,壮大至沿海港口以及台湾、韩国、日本等地近洋航线;发展煤炭和集装箱铁水联运,实现集装箱铁路站场与港口“港站一体”;扩大启运港退税试点成果,发展大宗散货江海中转运输,推进长江流域物流一体化。

  八是健全水运支持保障体系,提升行业监管服务水平。依托湖北省水上搜救应急管理系统,建设统一、高效、智能的省、市、县三级水上搜救协调体系;加强基层海事机构海事监管执法和应急救援装备的建设,提升水上应急救助能力,实现从基地出发,水上救助应急到达时间重点港区15分钟、“一江十六湖”90分钟、其他航段120分钟;推动长江和地方航运通信、海事、信息资源和安全监管及救助力量的整合,形成覆盖全省通航水域的快速反应及搜救系统。

[责任编辑:李寧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