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广西自治区主席陈武的陪同下来到钦州港码头,了解货物吞吐、港口空箱情况,实地感受北部湾经济区的“冷暖变化”
海上通道
海上丝绸之路专题研讨会
[香港商报讯]记者蔡宁报道:去年10月,适逢中国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接踵访问东盟,并先后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与此前提出的振兴通往中亚的“陆上丝绸之路”的构想遥相呼应,引发世人对中国外交布局和开放战略趋势的密切关注。
新一届中国领导人之所以上任之初即提出陆上和海上遥相呼应的“一带一路”,乃是因为意识到新一轮开放是中国的必然选择——新一轮开放既是对后金融海啸时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新趋势的应对之策,也是推动中国经济整体转型的现实需要。以“携手推进泛北合作,共建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第八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5月15日在广西南宁开幕,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政商学界人士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重点领域和实施路径展开了深入研讨。
构筑周边经济圈 打造开放新格局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日前在第八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表示,中国早期的改革开放主要是把自己的国家开放给世界,让世界走向中国。如今,中国提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一方面继续欢迎其他国家走向中国,更重要的是让中国走向世界。“中国从资本高度短缺的国家成为今天资本过剩的国家,中国的资本必然要走向世界。”
此时距离此前一个开放的标志性事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已有十余年时间。“随着WTO规则的逐步边缘化和被超越,中国需要确定新的开放标准和水平。同时,中国的开放标准和水平也不能简单与美国主导的TPP、TTIP的标准对接,否则中国的开放将陷于被动。”经济学家、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近日在该院举行“中国开放年度报告”发布会上如是表示。
“从丝绸之路‘一路一带’等经济政策倡议看,中国新一届政府比以往更为重视周边地区在中国外交中的布局。经济领域更不例外。”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教授宋国友认为,当中国经济已经位居世界第二,就必须终止过分依赖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适度与发达经济体保持距离,构筑坚实的周边经济圈,使之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依托。
中国外交战略上向周边国家的这种转移,正是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某种回应。美国通过《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这一平台,聚合拉拢了一批海洋国家形成了一个新的自由贸易区,必然会对中国的贸易和经济利益产生负面影响。中国当然希望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不至形成中美在东盟竞争关系的激化,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中国和东盟之间进一步巩固关系,需要各有关方加强沟通和交流。
东南亚是中国战略意义上的南大门,东盟国家无疑是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中一个主方向,更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的一站;更重要是,东盟与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临海港口城市串起来,通过海上互联互通、港口城市合作机制以及海洋经济合作等途径,最终形成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造福中国与东盟,而且能够辐射南亚和中东。
从国内的经济开放格局来看,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实现中国梯度开放第二步的必经之途——东部产业梯度转移中西部,再通过沿边开放,梯度转移到东南亚等周边地区。根据中国国务院去年底出台的“加快沿边开放的若干意见”,中国将形成“东西互动、内引外联,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沿边地区有序转移布局,面向东南亚、南亚、中亚和东北亚等区域,以国际大通道建设为依托,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为先导,以沿边重要口岸城镇为支撑,以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开发区为载体,构建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布局”。
从这一思路出发,中西部将成为中国第二轮开放的前沿,而以东部沿海开放为重点的第一轮开放形成的区域差异将被逐渐弥合。中国商务部官员表示,通过推动中国中西部地区融入全球市场体系,参与全球分工,区域发展将由非均衡向相对均衡过渡,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格局,正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意义。
由此可见,中央提出“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路一带”已勾勒出中国下一轮全方位开放大局的轮廓。横贯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相得益彰,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经济走廊。中国想建立的“丝绸之路”并非仅仅是一条线,而是一张四通八达的网络,在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和新阶段共同推进各地区商贸经济合作、文化文明交流。
打造“命运共同体” 以开放求共赢
自古以来,丝绸之路就以包容和开放为精神核心:不仅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拉近在经济上的联系,更是在经济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建立相互依赖的关系。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
“丝绸之路”这一历史文化符号之所以在今天被中国新一届领导人重提,乃是为了向世界,尤其是周边国家表明:以“一路一带”为重要标志加速构建的周边经济圈,并非“依附与被依附”的不平等经济关系,而是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型”新型经济关系。
当前,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中国与东盟自2002年自贸区框架协议签订以来经贸关系发展迅速,2013年双边贸易额达到4436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则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年来,双方携手开创了合作的“黄金十年”,今后也完全有能力创造新的“钻石十年”。
“要把海上丝绸之路建成,关键还是包容和共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日前在第八届泛北经济合作论坛表示,习主席在讲到周边外交理念市提到的“精诚汇融”就是包容,东盟十国在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理念都存在差异,各个国家有自己的不同的治理方式,处理问题的方法有没有基本的尊重。通过包容和尊重不同国家的治理方式和发展模式,来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方可最大程度实现共赢。
郑永年也提醒,中国经济“走出去”必须呈现开放和包容的形式。现在都是主权国家,每个国家的利益不同,传统殖民地式“走出去”已不可取,故中国在新时期建设海上丝绸之路重点和难点在于:一定要吸纳当地人的意见,照顾当地人的利益。从80年代开始的全球化,不仅造成国与国间收入分配不平衡,更造成国内的贫富鸿沟拉大,全球化的大部分利益都归于少数国家、少数人,中国的丝绸之路要防止这一点。“中国资本走出去的时候不要光使当地少数人获得利益致富,而是要使沿线大部分老百姓都能受惠。”郑永年强调。
加强合作、寻求共赢,正体现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政策一个新的着重点,即强调改革开放、合作共赢理念,在发展中更多强调惠及
周边国家。当前所提出的发展互利共赢的两条“丝绸之路”,是中国新一届领导层对新形势下世界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思考。而开放性的区域经济合作能推动区域政治合作,从政治合作再向安全合作发展,从而使“经济共同体”提升至“命运共同体”的更高层次。
区域合作驱动力:基建先行 金融支撑
“要想富,先修路。”从务实的一面来讲,打造“丝绸之路”首先加强交通等领域的互联互通。中国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翁孟勇称,基础设施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桥梁,将优先支持中国与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和中国—东盟海上运作一揽子等重点合作项目,加强港口物流合作,大力发展临港城市,形成一批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
基建合作不仅能为资本、技术匮乏的东盟新兴经济体提供发展机遇,也有利于为中国资本和产品找到出口。除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硬件”之外,互联互通也孕育在无形的制度创新、贸易投资安排、融资渠道和人文交流等“软件”对接之中。
历史经验表明,基础设施建设是撬动一国或地区发展最行之有效的利器。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到2020年,亚洲地区需投入大约8万亿美元和2900亿美元分别用于改善国内和区域基础设施。中国拥有雄厚外汇储备和强大的基建能力,更有着与周边国家实现繁荣共享的良好意愿。《经济学人》网站日前刊文指出,没有中国的参与,不少国家显然难以完成耗资巨大的相关工程。
鉴于金融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新加坡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主席陈企业认为,对于东盟十国来说,中国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的倡议来的正是时候。除了新加坡等少数经济体,东盟十国的市场经济程度不高,经济增长率也较低,限于财政收入的困境,无法获得足够的融资来发展基础设施,生产力的瓶颈也因此无法打开。东盟之所以提出“10+1”、“10+3”、“10+6”等一系列区域合作机制,乃是因为其自身缺乏强有力的经济驱动力。“而作为一个比东盟体量更大、更高效的经济体,中国现在有了赢余,愿意发展它的后院东盟,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会给东盟打上一支强心针。”陈企业表示。
筹建亚投行的倡议,乃是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在先后出访东南亚时提出。在第八届泛北经济合作论坛上传出消息,亚投行的筹备已经取得重要进展,各创始成员国将在10月之前签署成立备忘录。据外交部亚洲司的参赞李涛透露,亚投行资本金总规模500亿美元,首期资本金为100亿美元,其中,中国将出资占比为50%,也就是50亿美元。
“建立亚投行,中国是诚心诚意的要帮助亚洲特别是东盟国家发展它的基础设施,完全是出于一种友善的做法,一种合作的态度。”李涛在论坛上还透露,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首先考虑的是东盟国家,但持开放态度,今后会逐步向东盟以外的国家,包括向亚洲域外的国
家开放。
亚投行也受到了与会东盟官员的赞赏和欢迎。柬埔寨公共工程和运输部副国务秘书H.E.Uon Sang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倡议,因为要把海上丝绸之路这个想法落实,确保这一项目的可持续性,必须要有资金在背后支持。“我们讨论的不仅是一个具体的项目,而是互利共赢这些原则。习主席曾经也讲过,中国不仅想自己致富,也希望邻国都可以共同致富,这也昭示了中国—东盟的关系是长期、可持续的一种关系。”
两国双园模式:产业合作典范
“区域合作的第一步肯定是基础设施建设,但基础设施不是目的,发展产业、创造就业、更高收入应该逐步成为与东盟共建海上新丝路的重点。”经济学家、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在第八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表示,通过一段时间的建设,目前已经形成的基础设施项目将成为中国与东盟深化合作的良好基础,推动区域内各国在产业领域的合作。
他特别强调,泛北部湾合作各方应重视在制造业领域的合作,要用制造业来创造就业、创造收入、提升自己,通过利用新技术、互联网等方式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这将成为泛北部湾合作中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领域。“当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面临劳动成本提高、环境约束、资源约束等问题,随着中国产业转移和资本的走出去,这对各国都是一个机会,当前要思考的是,如何创造条件使制造业的发展在区域内形成趋势,从而实现共同繁荣。”樊纲指出。
樊纲的这一观点也得到了郑永年的响应。对于中国如何“走出去”,郑永年表示,光做互利互通、基础设施是不够的。对当地地方政府来说,税收很重要;对当地老百姓来说,就业很重要,所以中国不要局限于光是做基础设施,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还可以做很多的产业园区,如正在开发建设的中马产业园。
2012年4月及2013年2月,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马中关丹产业园区相继开园。这是世界上首个互相在对方建设产业园区的姊妹区,“两国双园模式”也因开创了园区国际合作的先例而备受瞩目。如今,两园区的发展势头迅猛。在第八届泛北合作论坛上,项目相关负责人及专家学者的“现身说法”,引起与会人士的极大兴趣。
“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将被打造成为马来西亚最具活力的东部门户。”马来西亚投资促进局驻广州投资领事Ruzlisham Mat Diah说。对于如何更好地建设此类跨境投资园区,他建议,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各个层面的双边关系,除了政府层面的活动以及国际会议外,还应该在非政府层面上扩大交流互动,搭建更多的合作平台。其次,要关注促进重点产业的发展,双方应相互交流更多的产业信息,以便让更多投资者了解什么是发达产业和被激励的产业。第三,要加强信息与数据交流,并积极促进金融领域的合作。
而谈到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建设经验,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如数家珍:“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光有创新意识还不行,还要熟悉情况;找准了切入点,运作不起来也白搭。”他认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之所以能从提出建设到行动发展很快,最值得参考的经验是:中马两国政府共同强力推动、具体执行者的超强执行力、找准切入点来落实创新意识以及有良好的国际运作能力。
“今后中国与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中之重就是加强产业合作。”许宁宁表示,要大力推动双方的产业合作,并积极协助指导企业家在区域一体化中分享商机,分享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果,从而调动他们参与泛北贸易和投资的积极性。(完)